礙於成本考量,目前太陽能板尚未全面聯網化、智慧化。不過,隨著太陽能電站出現電路失配,甚至發生火災意外的事故陸續出現,智慧化所能帶來的安全效益與價值,已受到越來越多電站業者肯定。目前在傳統電站中普遍出現的電路失配現象,可透過智慧機制,讓太陽能電池彼此進行協同運算,從根本上避免過熱的問題。此外,當太陽能板火災真的不幸發生時,太陽能的單片智慧自動降壓機制,更能充分增進救火行動的效率。
盛齊綠能總經理簡家禾表示,目前的太陽能電站大多屬於半聯網狀態,像是透過3G、4G或Wi-Fi,將逆變器的資料傳輸到雲端做單向儲存,但還沒有辦法從雲端直接對系統做進一步的控制。
太陽能模組是由一片片太陽能電池串接而成,約22~23片電池串聯成一串,再並聯發電。而串聯電路的問題在於,當其中一個電路有問題,整串電路都會受到影響,並發生失配的狀況。目前IC廠商是透過將有問題的電路找出來,把其電流提高,也就是讓其他的電路協助分擔此一有問題的電路,因此不致於對系統造成太大影響。不過,這種解法會讓電壓下降,導致其他電壓較高的串列所產生的電流回灌到電壓較低的串列,並造成過熱。
簡家禾指出,由盛齊綠能與SolarEdge聯手提供的解決方案,則屬於真正的物聯網,能充分解決這樣的問題。該系統在前端的部分,一樣是透過MPPT來計算出比較差的電路,並把其電流提高,但該解決方案透過電力線網路(PowerLine Communication, PLC)的通訊功能,讓每一片面板之間都能協同運算,如此一來,即便串列中的某一片的電壓降低了20V,只要將同一串列中的其他20片電池電壓分別再提升1V,就能直接避免該串列電壓降低,因而完全不會發生上述的回灌與過熱問題,也大幅提升了太陽能系統的安全性。
不僅如此,該解決方案將可在監控系統中,看到每一片太陽能板的資訊,包括序號、廠牌、角度、坐落位置等,而非像傳統方案只能看到整體太陽能系統的資訊,這讓太陽能面板必須更換時,可以清楚知道是哪一片面板須要更換,這讓過去採取被動控制的電站逐步走向主動控制。
這樣的功能,亦會讓電廠的安全性大幅提升。因該方案可以控制到每一片面板,也就能讓單片面板直接斷電,或者是把屋頂的DC斷電,這在過去的架構下是完全做不到的。簡家禾分析,即便如今政府在積極推廣陽光屋頂百萬座計畫,但一旦當裝了太陽能板的屋頂失火了,消防隊的處理原則是不能貿然灌注噴水的,若台電斷電,在晚上可能不會有問題,但是在白天的話,太陽曬在板子上,還是一定會產生高壓電,這樣的高壓電絕對是不能噴水的,因此唯一的方法是噴乾粉,不過乾粉的滅火距離相當短,或是採用水霧的方式來噴水,但這些滅火方式的效率都是非常差的。
然而,由於盛齊綠能的方案在每個面板上都有通訊的裝置,因此當面板出現任何異常時,這些控制器便會自動降壓到1V的安全電壓,22片串接的電壓最多就是22V,是相當安全的,萬一發生火警,消防隊可以直接灌救。因此,透過這樣真正的物聯網設備,可以為電廠帶來的效益不僅是發電量的提升,在安全上更有許多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