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馬遜端出AI一條龍方案 硬體商業務轉型仍是大哉問

作者: 黃繼寬
2018 年 07 月 12 日

亞馬遜(Amazon)日前在台北AWS Summit上展示該公司一條龍式的人工智慧(AI)解決方案,大幅降低AI應用開發的難度。然而,亞馬遜AWS的商業模式是以使用量計費,這意味著採用亞馬遜解決方案的硬體產品,很難採用一次賣斷這種商業模式,因為這些產品在其生命週期中,會不斷衍生出必須支付給亞馬遜的費用。硬體製造商如果想藉由亞馬遜提供的方案快速切入AI應用市場,勢必要摸索出新的商業模式。

亞馬遜針對人工智慧、機器學習(ML),已提出端到端的解決方案。從最底層的基礎建設即服務(IaaS),到針對資料科學家、工程師設計的框架、開發平台,甚至是各種已經開發完成,立即可用的各種AI應用程式,以及可以讓邊緣裝置直接在本地端執行推論的Greengrass。亞馬遜的人工智慧產品組合已經全面展開,對於有意在自家產品上添加各種人工智慧相關功能的硬體廠商來說,可以省下很多開發成本,也能加速產品上市時程。

不過,亞馬遜AWS以用量計價的商業模式,對於向來採用賣斷商業模式的硬體業者來說,會是一個不小的挑戰。宏碁幾年前曾大力推廣的自建雲(BYOC)概念,雖然相關業務在B2B領域取得一定進展,但針對一般消費者設計的BYOC應用,因為一直找不到可以獲利的商業模式,故近期已宣告將終止服務。這顯示硬體廠商若要在自家產品上整合亞馬遜的AI、ML解決方案,如何找到一般使用者可接受的商業模式,恐仍是最大挑戰。

對硬體業者來說,如果能精算出產品在其生命週期中AWS服務的使用量,進而將成本費用反映在硬體售價中,輔以加值訂閱服務來滿足少數重量級用戶的需求,將是對現有商業模式影響最小的做法。蘋果(Apple)的硬體產品搭配iCloud,就是這種模式的典型案例。然而,對硬體製造商來說,推估產品的生命週期本身就已經有一定難度,不同用戶的使用量變異性更大,要精準估算出相關成本,恐怕得先累積足夠的用戶資料,並輔以大數據分析技術才有機會實現。

另一種可能的商業模式則是把AI相關應用直接當作需要額外付費的服務來銷售。這種商業模式就像Gogoro除了賣電動機車之外,也經營電池交換業務;或是印表機、事務機業者除了賣機器之外,也賣碳粉、墨水等耗材。對硬體業者來說,這種商業模式可以創造持續的現金流,但要說服消費者接受的難度也更高。

近期威聯通(QNAP)與亞馬遜AWS合作,讓自家的NAS設備透過其二次開發套件QIoT Suite Lite與亞馬遜Greengrass對接,則是一種折衷方案。威聯通銷售的產品仍是NAS設備,但該開發套件已經預先整合了AWS Greengrass,使用者如果要使用AWS的服務,必須先自行申辦好AWS帳號,若有任何衍生費用,自然是用戶跟亞馬遜AWS之間的事,硬體製造商不須涉入。不過,這種模式的鎖定客群顯然是B2B或專業用戶,對一般消費性硬體產品來說,可能不太適用。

不論如何,硬體業者朝服務轉型是科技產業的未來趨勢,也是每家硬體製造商都需面對的課題。用服務為硬體加值,是硬體業者改賺服務財必然要走的第一步,至於要如何變現,就得看各家業者的本事了。

標籤
相關文章

搶食體感市場大餅 微軟/華碩別苗頭

2011 年 09 月 23 日

Ultrabook/Win8掀話題 筆電市場短期不墜

2011 年 09 月 26 日

四大品牌廠精銳盡出 Ultrabook迎接市場考驗

2011 年 10 月 05 日

為AIoT技術人才注新血 新思啟動產學合作計劃

2019 年 03 月 29 日

推動量子運算技術發展 AWS成立量子網路中心

2022 年 07 月 08 日

加速電動車普及 博世軟硬體方案齊發

2024 年 07 月 04 日
前一篇
SiC市場加速攀升 汽車產業成主要推手
下一篇
瑞薩電子推出R-Car虛擬技術軟體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