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2009年底,成功量產21.5吋支援筆式觸控的內嵌光學式多點觸控螢幕,劍揚乘勝追擊,2010年底順利完成內嵌光學式手指多點觸控技術開發,日前正式公開亮相,計畫將於2011年第三季導入量產,生產尺寸達5~55吋,為抗衡目前主流的電阻、電容觸控技術,已喊出每吋低於1美元的目標,積極瓜分觸控大餅。
劍揚董事長錢正治指出,面板、系統與品牌商皆是劍揚合作對象,將視不同應用案例調整商業模式。 |
劍揚董事長錢正治表示,劍揚內嵌光學式手指多點觸控技術每吋製造成本將低於1美元,價格競爭力媲美電容2.5~4美元、電阻0.6~0.7美元,且更輕薄與無產能限制,初期,劍揚將密集與系統、品牌商洽談,一旦獲得青睞,面板廠勢必採用劍揚內嵌光學式手指多點觸控技術,預計未來5年內,劍揚內嵌光學式手指多點觸控技術在觸控面板市場的出貨量比重將上看50%。
相較於電容、電阻式觸控技術,內嵌光學式手指多點觸控技術省卻外掛玻璃或薄膜,因此可減少貼合和組裝成本,並實現更輕薄的外型,劍揚執行副總經理黃乃傑強調,劍揚已克服內嵌光學手指多點觸控良率、黑暗中手指觸控精準度的技術瓶頸,加上該技術可同時支援手指、觸控及雷射輸入,以及無量產尺寸的限制,未來將徹底改變觸控面板產業的面貌。
錢正治透露,奇美電子、友達光電、華映、戴爾(Dell)、宏碁、冠捷等桌上型電腦、筆記型電腦、一體成型(All-in-one)電腦之外,平板裝置、電子書閱讀器等面板、品牌及代工廠皆將是劍揚預期合作的對象。
據了解,劍揚為目前業界唯一成功使用a-Si:H標準製程量產內嵌式觸控技術,並達成最大尺寸21.5吋的內嵌式觸控面板量產。黃乃傑預期,為擴大市場版圖,2012年劍揚將完成手機版本的內嵌式光學多點觸控解決方案開發,尺寸達1~5吋;至2013年,將整合內嵌式觸控控制IC與液晶顯示(LCD)面板驅動IC為整合(All-in-one)晶片。
內嵌光學式手指觸控技術係目前唯一成功使用標準LCD製程量產,且號稱不減損面板良率,性能表現可與投射電容式觸控技術並駕齊驅的觸控技術,此外,黃乃傑補充,該公司內嵌光學式手指多點觸控技術可相容於廣視角、主動矩陣式有機發光二極體(AMOLED)、三維(3D)顯示技術。以21.5吋內嵌光學式手指多點觸控技術需要三顆觸控IC,8吋以下僅需單顆觸控IC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