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聚光型太陽能(High Concentrated Photovoltaic, HCPV)電廠將有機會在未來取代核電廠。以砷化鎵作為太陽能電池原料的HCPV,透過聚光技術、追日系統(Sun Tracker),以及將電池微型化等方式,可望達到低成本、高轉換效率等優勢,在大型發電應用中取代核能發電。
億芳能源科技總經理陳以禮表示,在全球環保意識高漲下,發電成本除產品本身外,未來還必須考量產品在生產過程中的碳稅成本。現行的燃煤、核能、地熱等發電技術,不僅對環境破壞較大,且加入碳稅評估後,每度發電成本皆大幅提升,然而若用排碳量較低的風力、水力與太陽能等再生能源發電,卻又往往有發電效率不足以及無法在用電尖峰提供穩定供電等缺陷。為因應此一問題,HCPV發電系統藉由高轉換效率與低碳排放量等優勢,可真正實現再生能源應用於大型發電廠中的願景。
陳以禮進一步指出,由於聚光型太陽能(CPV)發電系統因使用如砷化鎵、鍺和磷鎵等III-V族太陽能電池,可運用其多接面電池能吸收不同光譜太陽光的特性,吸收到更多的能量,進而大幅提高電池的轉換效率。而CPV發電系統中又以HCPV的發電效率最佳,其利用較大面積的透鏡或反射鏡使陽光聚焦在極小面積的太陽能電池上,減少昂貴的太陽能電池使用面積並增加其效率。此外,還採用單軸或雙軸的追日系統追蹤太陽的方向提高效能,最後再搭配有效的散熱設備,避免太陽能電池因溫度升高導致轉換率下降,完善整個HCPV發電系統。
事實上,若能大量興建HCPV電廠,除可減少台灣對核能發電的過度依賴,讓非核家園早日實現外,更重要的是,對台灣電子與其他工業產品而言,由於「碳足跡」的減量,在未來被歐盟與其他國家課的碳關稅也會相對較低,進而使台灣的加工出口業更具競爭力。
為積極應用於大型電廠中,目前億芳的排灣II(Paiwan II)高聚光太陽能模組電池轉換效率已達到32.02%,比單、多矽晶太陽模組約15%的發電效率高上許多;儘管目前此發電系統的每瓦建置成本仍高,但每度發電成本卻是所有太陽能系統中最低,因此,透過大規模的布建後可望再降低成本。而HCPV太陽能模組目前主要的應用於中、大型的發電廠,或是須要供給穩定及發電量需求大的地區使用,並已通過IEC 62108與UL 8703兩項安全與性能的測試認證項目。
據了解,億芳對於國內外的電廠建置皆相當活躍。國內方面,該公司曾參與建置台灣第一座太陽能示範電廠「路竹1MW高聚光型太陽能電廠」建設案,在高雄縣路竹鄉竹滬村架設一百四十一座太陽能聚光板架,且都設有全天候的追日系統,可迎向陽光,每座板架設置六十組、四十組壓克力凸透鏡聚光模組,總發電量約為100萬瓦(1MW),預計每年可減少660~670噸二氧化碳排放;國外部分,億芳在阿布達比綠能城(Masdar City)獲得電廠建置的標案,預定今年底可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