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提升安全避障功能,商用型無人機更朝向精準定位的方向邁進,其應用範圍包含土石流勘察、犯罪偵查,以及在大型商演或艱困環境下,實行影像紀錄與勘察等功能。
u-blox商業開發經理劉彥呈分析,GPS定位系統的價值在於可以記錄行經路徑的時間、速度、高度,因此無人機可藉由GPS的功能,做地形勘察,確認經過的地方、環境並且蒐集圖像資訊與拍照等。他表示,GPS定位容易受到外部環境干擾,若非採用精準定位的方式,無人機可能會有飄移的狀況發生,採集到的照片與經緯度座標也會與計畫有落差。
因此,專業型無人機的定位精準度要求更勝以往。劉彥呈表示,2016年該公司已推出公分等級的GPS解決方案,此解決方案的運作模式,主要是在無人機上添加一顆GPS,同時也在螢幕顯示器的遙控器端內建一顆GPS,利用UHF訊號串聯兩端的訊息,進而透過演算法提升GPS的精準度。
劉彥呈指出,早期在還未有公分級的精準定位時,實現GPS定位可分成兩種,第一種採用的是Host-based架構,像是手機的定位系統,透過半軟體、半硬體方式定位,在移動時運用CPU做演算,因此電池的耗電量會提高;第二種為硬體GPS,或稱Stand-alone架構,裡面內建ARM CPU協助即時演算,因此移動越快速,可提供的資訊仍精準且快速,而此方式也為u-blox採用的做法。
整體而言,市面上大多數無人機都是採用硬體GPS的架構。劉彥呈談到,今年GPS在消費性無人機市場,約有30%的成長;而在專業型無人機部分,基於安全和法規限制的考量,需要進行一連串測試,故成長速度較為緩慢,不過現階段已有廠商開始計畫導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