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控制器(MCU)大廠瑞薩電子(Renesas Electronics)為強化物聯網(IoT)市場布局,在原有的晶片銷售業務基礎上,推出名為Synergy的軟硬體整合平台。該平台除了MCU、開發板之外,還有相當完整的軟體生態系統,包含開發環境、即時作業系統(RTOS)以及經過瑞薩驗證的各種第三方軟體資源。
瑞薩Synergy IoT事業群總經理Peter Carbone表示,該公司的Synergy自2015年第四季在美國推出以來,目前已陸續拓展到歐洲、東南亞、澳洲等區域市場,台灣與中國則分別在10月初及10月底正式發表。目前該平台累計的客戶數量已達3,400家,其中有部分應用開發進展較快的客戶,已經準備進入產品量產階段。
整體來說,Synergy平台可以為開發者創造三大核心價值,分別是更低的開發成本、更快的開發速度與降低進入物聯網應用市場的門檻。
Carbone進一步解釋,該平台能夠為開發者帶來上述價值的原因在於,Synergy平台除了備有多種硬體開發板之外,還包含免費的E2 Studio及IAR Embedded Workbench開發環境供開發者選擇,以及以底層軟體(RTOS、驅動、應用框架等)為主的Synergy Software Package(SSP)。此外,Synergy平台還包含多種瑞薩自身研發或第三方提供的軟體外掛,這些外掛資源都經過瑞薩驗證,確定可在現在及未來的SSP上隨插即用。
除了有保證的軟體品質外,該平台也具備降低開發者資金負擔及風險的效果。除了免額外收費的開發環境及原廠軟體外,倘若開發者的應用會使用到第三方外掛資源,開發者也可以等到研發工作接近尾聲,產品準備量產上市時,再跟第三方軟體業者討論授權協議。
與目前業界其他類似的平台相比,Synergy平台最大的特色在於軟體品質的保證與完善的支援服務。以安謀(ARM)力推的mbed平台為例,該平台除了基本的開發環境與底層軟體外事由ARM及MCU供應商提供外,在第三方軟體方面,主要是透過社群開發者來提供。這種作法雖然在軟體數量和選擇上有優勢,但軟體的品質與後續的支援服務卻很難有保證。
相較之下,瑞薩對Synergy平台上的軟體開發商採取貴精不貴多的策略。Carbone透露,瑞薩會先嚴格檢驗開發商的軟體開發流程、軟體相容性後,再讓第三方業者加入平台,因為Synergy平台不僅要提供高品質的軟體資源,更會提供長期支援服務,因此在挑選第三方業者時,會相對嚴謹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