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導引發酵 中國半導體產業聚落漸趨完整

作者: 陳妤瑄
2016 年 09 月 02 日

中國目前積極發展半導體產業供應鏈。在未來幾年內,供應鏈可望越來越完整,其不只是本土廠商,也包括合資、外資的廠商。在打造本土品牌的部分,深圳則也因應中國政府推行的「萬眾創新」計畫措施發展蓬勃,集聚工業設計機構超過6,000家。再加上封測業者可能持續透過併購擴展市場版圖,中國半導體產業聚落漸趨完整。


過去,中國大陸政府曾有透過基金操作,去做國內、國外廠商併購,以擴大其供應鏈的例子。像是中國著名積體電路封裝測試生產商江蘇長電科技,出資7.8億美元收購了新加坡的星科金朋。積體電路投資企業北京清芯華創,則在全球影像感測器龍頭美國豪威的收購中,出資17億美元,並獲政府資金支持。近期則有傳言指出,南通富士通微電子有意出手收購全球第二大半導體封測廠艾克爾Amkor。


資策會產業顧問兼主任洪春暉表示,為扶持IC產業,中國政府的補貼政策從沒停過,因此其IC業者,甚至連做光罩都有政府幫忙出資,擁有其他國家IC業者所沒有的補貼資源。


在打造本土品牌部分,中國政府對創新的推動也不遺餘力。在2014年夏季達沃斯論壇開幕式上,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表示,只要大力破除對個體和企業創新的種種束縛,形成人人創新、萬眾創新的新局面,中國發展就能再上新水準。


由中國政府推行的「萬眾創新」計畫措施,目前在中國發展最為蓬勃的城市為深圳。堪稱為全球創客之城的深圳,現今集聚工業設計機構超過6,000家,各類企業設計人員總數超過15萬人,帶動產業增加值逾千億元。創業者可在深圳快速找到齊全的原材料、電子零件、加工廠和技術人員,快速將創意變現為實物產品。


此外,中國智慧型手機應用晶片市場目前處於低毛利競爭態勢,大陸本土業者、我國業者與國際大廠皆積極布局。中國大陸本土品牌的市場力量,將可為本土IC廠商提供大量內需市場。但如果政府進一步要求自製率,有多少比率要採用本土的IC,一旦形成這樣的市場干擾,其他國家的廠商,要在中國市場的競爭便較為辛苦。

標籤
相關文章

滿足消費性電子加速上市時程需求 Imagination強攻台灣矽智財市場

2006 年 12 月 29 日

卡位USB 3.0商機 台灣IC設計業者不落人後

2009 年 07 月 24 日

聯發科併立錡 厚實電源管理晶片戰力

2015 年 09 月 08 日

Toppan Photomask上海廠製程節點推向14奈米

2016 年 08 月 12 日

2019年全球半導體設備銷售衰退18.4%

2019 年 07 月 19 日

台捷推動半導體合作 技術/人才交流創造雙贏

2023 年 12 月 01 日
前一篇
行動裝置大量導入 紅外線LED商機無限
下一篇
自駕車安全需求遽增 處理器效能門檻拉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