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想NB採用PbC無線充電 電感式無線充電面臨新對手

作者: 黃繼寬
2021 年 01 月 18 日

在CES 2021期間,聯想發表兩款搭載無線充電技術的新產品,分別是採用傳統貝殼式構型的Thinkbook 13x i筆記型電腦(NB),與上蓋兩側分別搭載E-ink、LCD螢幕的變形平板Thinkbook Plus Gen 2。值得注意的是,這兩款產品所使用的無線充電技術並非已經在手機上十分普及的電感式無線充電,而是由法國Energysquare所發明的接觸式無線充電Power by Contact(PbC)。

聯想在CES 2021中,發表了支援PbC無線充電的新款NB與變形平板,同時提供對應的充電配件

Energysquare執行長Timothée Le Quesne表示,對PbC技術而言,聯想的導入是一個重要的發展里程碑。跟基於電感原理的現有無線充電技術相比,PbC最明顯的優勢是功率跟效率與有線充電是一樣的,不像電感式無線充電,必須犧牲電源效率來換取便利性。因此,在功率需求遠高於智慧型手機的NB應用上,PbC有非常好的競爭力。

值得一提的是,就實用應用情境而言,PbC跟電感式無線充電一樣,都得將裝置放在充電盤上,才能開始對裝置充電。因此,即便電感式充電理論上可以實現非接觸充電,但對使用者而言,PbC跟電感式無線充電的使用體驗,並沒有太大差別。如果考慮到對位問題,PbC甚至是比電感式無線充電更便利的技術,因為電感式無線充電的裝置跟充電盤線圈,必須精準地對正,才能有最大的電力傳輸效率。PbC則沒有這個問題,只要裝置的接觸點跟充電盤有接觸到即可。

從某些角度來看,PbC可以視為USB PD的延伸,因為PbC與USB PD使用同樣的協定,只是典型的USB PD使用Type-C作為實體介面,PbC的實體介面則是互相接觸的金屬片。也因為如此,PbC的供電能力跟USB PD完全一樣,目前最高可達100W。如果未來有供電能力更高的PD,PbC也可以支援。

不過,由於PbC是由直接暴露在外的金屬接觸來傳送電力,因此其安全機制設計必須更加嚴謹。除了跟電感式無線充電一樣,需要有異物偵測能力外,PbC的供電端還需要實作其他的安全機制,例如反應速度更快的供/斷電切換、當液體潑灑到供電板表面時的偵測能力,以及同時識別不同受電裝置,給予正確的功率輸出等能力。而這些技術也就是PbC的核心所在。

標籤
相關文章

介面/電源晶片商力拱 100瓦USB-PD光芒閃耀

2014 年 06 月 16 日

供應鏈動起來 USB Type-C商機下半年引爆

2015 年 02 月 09 日

可編程電源IC解套 快速充電器通用有望

2018 年 04 月 16 日

神盾聯盟策略轉型 深耕AI PC/車用/電源

2024 年 01 月 31 日

USB 80GB/240W終端產品即將面世 行動裝置強制搭載Type-C風潮蔓延

2024 年 06 月 06 日

電源晶片商拼場 Type-C/PD整合型SoC競出籠

2015 年 08 月 03 日
前一篇
抓緊健康商機 科技跨足智慧醫療妙手回春
下一篇
UV-LED殺菌有奇效 30秒消滅99.99% COVID-19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