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TT(Over The Top)機上盒商機持續發燒。OTT機上盒市場成形不過2年,即在中國大陸市場衝出銷售佳績,引爆一波「盒子熱潮」,而2014年這股風潮將開始向中國大陸以外的海外市場蔓延,並將吸引更多系統、晶片、內容提供商等業者加入此戰局。
晶晨半導體亞太區銷售副總裁林弘烈表示,歐美地區許多業者已嗅到OTT機上盒商機,預計市場將在2014年開始由中國大陸向海外蔓延。 |
晶晨半導體亞太區銷售副總裁林弘烈表示,傳統的機上盒(Set-top-box)系統環境較為受限,其內容服務多數掌控在少數的地方有線電視台、內容服務業者手中,當用戶脫離服務商的網絡環境時便無法與其他內容服務商連接,讓數位機上盒的實質聯網功效大打折扣。
與STB不同,OTT機上盒則訴求開放式的系統平台,藉由此設備即可讓傳統電視具有完整的聯網功能,毋須局限於特定內容服務商的應用限制,甚至可媲美智慧電視;因此對於有預算壓力因而無法購買智慧電視,卻又想要擁有電視上網服務的家庭來說,價格平均約300美元左右的OTT機上盒是極具吸引力的應用方案。
事實上,康卡斯特(Comcast)早在多年前就提出OTT機上盒的概念,不過若要成功打造此新型態的應用市場,其中將牽涉到許多系統業者的利益,勢必衝擊歐美地區歷時悠久的電視系統生態。
林弘烈進一步表示,社會建設起步較晚的中國大陸市場,對於新型態的應用產品接受度較廣,加上政府全力布建高速光纖骨幹,以及愛奇藝等網路電視台業者的興起,種種現象都係OTT機上盒在中國大陸市場發展的有利條件,也因此才能看到去年「小米盒子」在該市場所引爆的搶購熱潮,並吸引阿里巴巴、樂視盒子、百視通等業者陸續跟進。
目前,除了小米、華為等終端硬體品牌廠致力推出OTT機上盒外,包括電信業者、網路電視業者、網購服務業者也陸陸續續發布相關解決方案,希望能藉由OTT機上盒,創造新的銷售渠道,並刺激消費者對高速頻寬的使用需求,進而提升電信商、內容提供商的服務價值。
林弘烈指出,起初業界原本預估,2013年OTT機上盒在中國大陸的出貨量最多僅約五百萬台,不過最後卻衝出了一千萬台的銷售佳績,市場表現甚為亮眼;因此他更預期,2014年中國大陸OTT機上盒的市場規模將成長三倍之多。
值得注意的是,在中國大陸OTT市場於2013年快速起飛後,美洲、中南美洲、歐洲、中東地區等海外市場的電視品牌、系統服務、晶片業者,皆開始注意到這波新興商機,並已開始開發相關產品。林弘烈即透露,搭載晶晨半導體解決方案的終端產品,將於2014年第二季後開始在中國大陸以外的海外市場放量,預估至2015年,全球OTT機上盒的應用生態將可更臻成熟。
林弘烈分析,由於OTT機上盒牽涉到大螢幕的影像呈現,因此相關晶片方案須要特別優化繪圖處理器(GPU)的運作效能以及編解碼技術,否則容易造成畫面延遲等狀況;有鑑於此,晶晨半導體針對OTT機上盒設計的晶片,即特別將GPU核心數提升至八顆,運作時脈達600MHz,而為了擺脫傳統的軟體解碼(Software Decoding)技術增加中央處理器(CPU)運作負擔的弊病,該公司也藉由硬體解碼(Hardware Decoding)技術提升影像表現,卸除CPU處理影像運算的重擔,OTT機上盒也將因而更省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