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機介面設計成顯學 晶片商啟動購併攻勢

作者: 蘇宇庭
2013 年 11 月 18 日

晶片內嵌式軟體(Embedded Software)將成人機介面技術發展的新潮流。因應智慧型手持裝置、物聯網(IoT)及穿戴式裝置商機持續發酵,為爭搶人機互動介面商機,國內外晶片業者除啟動一波波的併購攻勢以提高晶片整合度外,亦開始選擇與中介軟體(Middleware)業者合作,增添其晶片附加價值。



工業技術研究院系統IC與製程研究部經理楊瑞臨表示,為爭搶人機互動介面商機,國內外晶片業者開始選擇與中介軟體業者合作,增添其晶片附加價值。



工研院IEK系統IC與製程研究部經理楊瑞臨表示,人機介面技術中最重要的即是感測技術與感測融合(Sensor Fusion),而為了進一步提高產品附加價值,晶片商紛紛以「資訊融合」(Data Fusion)為目標,即透過中介軟體、應用程式介面(API)或演算法(Algorithm)等軟體,將感測器偵測到的資訊,與硬體內的使用者資料或是遠端數據整合,以打造更多元的情境感知(Context Aware)應用服務。


楊瑞臨指進一步出,許多晶片商為了搶攻此商機,開始透過併購或轉投資等方式,與中介軟體業者合作,開發嵌入式軟體,將軟體及演算法燒錄至晶片內,以提高產品附加價值與競爭力。


以高通(Qualcomm)、英特爾(Intel)、意法半導體(ST)、聯發科、Microchip等晶片大廠為例,這些廠商為了增加在人機介面技術戰場的競爭力,無不積極發動併購攻勢。如英特爾(Intel)於2013年7月收購以色列體感辨識運算技術與追蹤中介軟體開發商Omek Interactive;Microchip於2012年併購德國三維(3D)體感辨識運算開發商Ident Technology;而聯發科也早已於2009年轉投資MEMS感測器單晶片設計業者mCube。


另一方面,有部分規模較小的晶片商也嗅到此商機,開始循此商業模式,開發高附加價值的嵌入式軟體以跟晶片大廠抗衡,如感測器業者Valencell即同時將其生理監測感測器模組、內嵌生物辨識韌體之數位訊號處理器(DSP)及應用程式介面整合在一起,並採矽智財(IP)授權模式營運;此外,楊瑞臨透露,台灣亦有部分IC設計業者跟上此創新思維,已將其投資眼光轉到國外新創的中介軟體業者。


值得注意的是,隨著人機互動介面技術日益受到重視,亦帶動相關IC設計業者蓬勃發展,包括微機電系統(MEMS)感測器、電源管理晶片(PMIC)、觸控晶片、指紋辨識感測等,也因此台灣2013年IC產業表現不僅為歷年最佳,楊瑞臨更預期,台灣IC產業產值在2014年更可望再創歷史新高。

標籤
相關文章

異業結盟/上下整合 IC設計業者轉投特殊領域應用

2016 年 05 月 11 日

新一代手勢辨識現身 雷達技術進軍人機介面應用

2016 年 05 月 30 日

建築業者強化物業管理布局 智慧家庭商機轉向智慧社區

2017 年 08 月 31 日

結合先進辨識算法 視訊監控搶進智慧零售

2017 年 12 月 05 日

艾邁斯歐司朗:成為光學解決方案全球領導者

2021 年 12 月 29 日

健康感測正夯 英飛凌全方位布局智慧保健

2022 年 04 月 22 日
前一篇
雷射複合切割/邊緣修補技術助臂力 超薄玻璃基板不再破裂
下一篇
NI名列前25大全球最佳跨國企業職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