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延遲特性亮眼 WAVE/DSRC提升汽車主動式安全

作者: 李依頻
2015 年 09 月 21 日

未來車聯網須即時傳遞最新資訊給駕駛,以提升行車的主動式安全能力,因此相關的通訊技術必須符合低延遲性;而採用5.9GHz頻段的WAVE/DSRC延遲僅0.002秒,相較於Cellular、WiMAX、WiFi、藍牙(Bluetooth)等延遲約落在1.5至5秒,表現更為優異,因而成為未來車載資通訊的核心技術。



工研院資通所技術副理曾蕙如認為,車聯網發展應特別注意資訊安全。



工研院資通所技術副理曾蕙如表示,車聯網會用到多種網路技術,譬如3G、4G能提供較高頻寬的資料傳輸,Wi-Fi等無線通訊技術則有其他應用角色,而5.9GHz WAVE/DSRC因為具有最低的延遲性,目前主要被應用於主動式安全,而該技術的核心標準可分成兩種,包括IEEE 802.11p和IEEE 1609,可提供車用環境的中短距離通訊。


據了解,現今美國已發布法規制定預告,預估未來將強制小型車輛安裝V2V通訊設備與系統;同時也因美國車載資通訊的立法在即,車廠亦加緊腳步搭載相關技術,譬如GM汽車宣布2017年生產的Cadillac CTS系列將具備V2V通訊技術。


美國除了加緊制定法規外,也同時進行大型布建計畫–CVPD。據悉,該計畫從2015年起至2020年,分成WAVE 1與WAVE 2兩階段執行,在WAVE 1階段將由各州政府提出改善環境與減少交通事故的計畫標案,預計今年九月公布得標計畫。隨著計畫公開,相關V2V設備與需求的方向也可望更加明朗,有助廠商進一步發展相關應用。


而歐洲CEN與ETSI則在2014年時發布C-ITS(Cooperative Intelligent Transport Systems)第一版標準,讓不同製造商生產的設備能彼此與道路系統通訊,目前正著手制定第二版標準,希望能涵蓋更多使用案例,例如車與行人之間通訊的應用。


另一方面,台灣也持續研發車載資通訊系統,譬如工研院的WAVE/DSRC-based號誌優先系統。據了解,此系統目前已與竹北的公車合作,可利用WAVE/DSRC通訊來控制交通號誌,藉以增進通過十字路口的時間。


值得一提的是,曾蕙如認為,車聯網在發展上應特別注意資訊安全挑戰,她舉例美國在發布法規預定宣告時,也同時徵求相關資訊安全的建議,因為未來汽車行進時,每秒將會發送十個訊號來告知車輛行駛位置,有心人士若竊取這些資料,後果將不堪設想,因此應提升資訊安全。




標籤
相關文章

國外車廠搭橋 台廠打入國際Telematics市場

2010 年 07 月 07 日

政策帶有國族情結? 中國全力衝刺C-V2X技術

2018 年 03 月 27 日

3G貼近物聯網應用需求 服務關閉時程或有變化

2017 年 08 月 23 日

車聯網進入熱身賽 2021年4G C-V2X商用開跑

2019 年 03 月 14 日

Panasonic開發79GHz雷達系統 減少30%交通事故

2019 年 08 月 08 日

世平駕駛監測方案亮相 Tiger Lake/車聯網神助攻

2022 年 08 月 03 日
前一篇
確保原始軟體可信度 嵌入式物聯網設備安全性大增
下一篇
布魯爾科技10月將舉辦感測器技術交流研討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