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健身應用熱燒 無線連結晶片出貨量增11%

作者: 紀璇
2014 年 08 月 05 日

受惠穿戴裝置市場起飛,用於健康與健身裝置的無線連結半導體出貨量,今年出貨量將達到六千一百二十萬顆,較2013年的五千五百萬顆成長11%。


IHS連結首席分析師Lee Ratliff表示,由於大多數健康與健身裝置是可攜式,因此無線連結能力相當重要,再加上這些無線行動裝置多被設計成可穿戴式裝置,所以外型必須小巧,且使用起來能量耗損要少,才能在消費性市場受到歡迎。


Ratliff進一步指出,無線連接功能主要有二,首先是應用在運動與健身上,當所處環境不適用有線連結時,無線連結通常被用來連結至遠端感測器(Remote Sensor);如連結胸戴式心跳頻率監控器(Heart-rate Monitor)至腕戴式心跳頻率監控器,或是連結輪速感測器(Wheel-speed Sensor)至單車電腦(Cycling Computer)。其次,是進行資料上傳,透過無線連結上傳健身的成果數據到個人電腦(PC)、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或是社群網站進行分析和共享。


對於健康與健身裝置最大的成長驅動力,是消費者希望追蹤與分析個人資料,讓他們的行為可以得到量化,達到追求「量化自我」的目的,並且可以透過社交媒體、社群網站,甚至像是RunKeeper與Runtastic等的應用程式(Apps)分享這些資料。


其他驅動市場的力量,還包括可穿戴式設備裝置使用的增加、元件成本的降低、老齡化人口開始關注養生,以及健康遠端醫療系統的使用度持續上升。


在各種用於健康和健身裝置的無線技術中,當屬藍牙Smart最為成功,其具備低功耗特性,即使是最小的可穿戴式裝置如手指甲一樣小的計步器(Foot Pod),只要安裝上鈕扣電池,都能維持數年的正常運作。最重要的是,包括蘋果(Apple)的iOS系統、Google的Android系統、微軟(Microsoft)的Windows 8,以及黑莓機(BlackBerry)的作業系統,皆已支援藍牙Smart技術。


Lee Ratliff補充說明,藍牙Smart的Dongle-free連接已超越其他競爭對手,沒有任何其他的技術可兼具低功耗與無縫連結。


除了藍牙Smart之外,另一種ANT/ANT+低功耗無線技術,雖不在行動平台受到歡迎,但在針對健身愛好者與電子腳踏車的產品設計層面上,ANT/ANT+還是享有特定的市場分額。


IHS預估,整合無線連結的消費性健康和健身裝置出貨量,將自2011年的二千三百萬,成長至2018年的七千五百七十萬台。

標籤
相關文章

Videoscape助陣 思科攻亞洲OTT IPTV商機

2011 年 10 月 07 日

強化5G通訊市場戰力 NI收購BEEcube

2015 年 03 月 25 日

穿戴應用大鳴大放 手表/手環/頭戴裝置爭艷

2015 年 03 月 30 日

NVIDIA跨足智慧城市 AI技術進駐安控應用

2017 年 05 月 11 日

裝置端AI大勢所趨 新興架構晶片機會多

2019 年 07 月 16 日

2022年全球電動車銷量正式突破千萬輛大關

2023 年 03 月 13 日
前一篇
歐美政府推波 車載DSRC通訊炙手可熱
下一篇
安迅士新版影像管理軟體具備直覺性使用者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