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纖和銅纜連接點即將領取身分證。瞄準智慧化布線管理市場,TE Connectivity推出連接點標籤(CPID)技術–Quareo,透過在連接器晶片上整合該技術,網路管理員可利用圖形用戶介面辨識纜線來源,準確監控纜線連接狀態,以便及時對錯誤操作進行修復。
TE Connectivity企業網路部中國大陸技術經理梁顯達表示,Quareo智慧布線管理系統藉由在連接器晶片上內嵌連接點標籤技術,以即時監控每條線纜連接狀態。 |
TE Connectivity企業網路部中國大陸技術經理梁顯達表示,由於現今連接器晶片不具連接點標籤功能,所以無法追蹤纜線來源,因此不易察覺錯誤連接情形,使得網路故障機率升高。TE Connectivity最新的Quareo技術,能將每條光纖和銅纜連接點的即時狀態記錄於資料庫中,進而達成連接點監控零失誤率。
梁顯達進一步指出,若電纜或連接器出現故障,技術人員必須在整個網路中以手動方式追蹤標記或標籤,過程十分費時、費力;而Quareo解決方案具有自動化和智慧化的操作能力,除了會自動報告錯誤連結狀態外,全球各地的網路管理人員,亦能從遠端監看纜線連接狀況,大量縮減手工除錯所需的時間和成本。
此外,在簡單網路管理協議(SNMP)架構之下,TE Connectivity的Quareo技術和基礎設施配置管理(ICM)軟體,透過建立OSI模型最底層的實體層(PHY)鏈路,能向上連結三層的裝置;在資料鏈結層(DLL),可連結交換機、筆電和網際網路協議(IP)電話,而網路層(Network Layer)則可連結路由器和儲存設備等,可監控範圍十分寬廣。
TE Connectivity最新布線管理系統產品,包括內建Quareo連接點標籤技術的連接器晶片、銅纜、光纖纜線、配線架、模塊和配線箱等。若企業想在原有的布線管理系統上,升級至TE Connectivity的Quareo系統解決方案,只要在機房更新配線架和配線箱,並針對需求換上銅纜或光纖纜線即可。
與此同時,TE Connectivity的ICM軟體,除能為每條線纜和配線架之間進行通訊,亦能利用通用型應用程式介面(API),與不同的管理軟體無縫銜接,如思科(Cisco)的管理軟體等。也就是說,透過一個平台便可整合相異的管理系統,能幫助網路管理員人員在現有的網路管理軟體上擴充TE Connectivity的管理系統。
在應用領域方面,Quareo的解決方案除主攻雲端資料中心外,還能為金融產業、醫療監控等提供布線管理的產品和服務。梁顯達強調,TE Connectivity除技術研發專長外,自家工廠並擁有生產能力,未來該公司將以技術和製造優勢,尋找更多連接管理系統的應用領域,搶攻全球布線市場商機。
事實上,Quareo管理系統為TE Connectivity於去年購併ADC KRONE後,結合雙方在技術、研發和製造強項,共同合作推出的創新產品和服務。梁顯達透露,透過增加智慧化自動識別連接點的功能,有助於TE Connectivity擴大市占版圖,朝向全球市占第一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