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3-PLC聯盟(G3-PLC Alliance)於窄頻電力線通訊(PLC)市場的生態圈正迅速擴張。在多家半導體晶片商與電力公司的齊心推動下,G3-PLC標準已獲美國、德國、法國等國家的智慧電網大規模導入,加速蠶食競爭對手PRIME陣營的市場版圖,因此半導體廠商紛紛轉向推出支援G3-PLC標準的產品,確保市占表現。
ST大中華與南亞地區電源與類比元件資深經理樂艾倫認為,PRIME聯盟雖有先行者優勢,且目前市場滲透率仍較高,不過G3-PLC勢力正挾高可靠度特色火速崛起。 |
意法半導體(ST)大中華與南亞地區電源與類比元件資深經理樂艾倫(Allan Lagasca)表示,在智慧家庭風潮的帶動下,各式家電的用電情形監測已成為消費者開始關注的議題,因此智慧電表的市場熱度已逐漸增溫,而延伸至家庭外,連接各個家庭智慧電表的智慧電網,更扮演電力公司與智慧家庭間即時溝通的重要橋梁。
樂艾倫進一步指出,目前電力公司在建設智慧電網時所遵循的窄頻通訊技術分為兩大陣營,分別是行之有年的PRIME聯盟與羽翼漸豐的G3-PLC聯盟。前者因推出時間較早,因此在智慧電表的安裝量上已小有成就,據PRIME聯盟官方統計,其全球裝置數量已達四百萬具之譜,包括英國、波蘭、葡萄牙等國家智慧電網/電表均採用該標準,不過近年來G3-PLC聯盟的勢力正火速崛起。
據了解,多家晶片商相當重視G3-PLC聯盟的崛起,因而選擇在PRIME聯盟之外,加碼押寶G3-PLC聯盟,從會員名單中不難發現,Maxim、瑞薩電子(Renesas Electronics)、意法半導體(ST)、德州儀器(TI)等皆採取同樣策略。事實上,上述四家廠商與飛思卡爾(Freescale),已在2012年底完成支援G3-PLC標準的晶片實體層(PHY)互聯互通測試。
目前G3-PLC聯盟已有超過四十四家廠商加入,包括智慧電網大廠Landis+Gyr、Itron等,而更多來自亞洲的廠商亦相繼成為該聯盟的推廣成員之一。
樂艾倫指出,PRIME陣營目前仍擁有高市場滲透率的優勢,不過由於G3-PLC技術在大範圍的智慧電網數據傳輸表現上較為理想且可靠,因此愈來愈多電力公司傾向採用G3-PLC標準,做為未來大規模部署智慧電網的窄頻通訊方案。
G3-PLC聯盟指出,該技術具備高可靠度的原因在於其支援第六代網際網路協定(IPv6),數據傳輸率高於20kbit/s,且可讓數據在電力線管道中透過6LoWPAN適應層(Adaptation Layer)傳送封包,並進一步與以網際網路為基礎的能源管理系統與應用接軌。此外,基於國際電機電子工程師學會(IEEE)802.15.4的媒體接取層(MAC)亦可確保G3-PLC產品間的互通性。
展望未來,將有數家智慧電網廠商以G3-PLC標準做為大規模建設工程的主要通訊技術,包括荷蘭Enexis的智慧電表建設、法國ERDF智慧電表Linky專案,以及日本TEPCO亦將導入該技術於家庭能源管理系統,而其他數個國家如葡萄牙、美國、台灣、墨西哥等,也正如火如荼展開以G3-PLC標準為技術基礎的智慧電網現場測試(Field Te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