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大陸、台灣、韓國及日本面板廠紛紛投資新產能,而台灣面板製造商不僅產品出貨量落後韓國,且多為低階面板,加上中國大陸次世代產線已緊鑼密鼓導入量產,致使台灣面板製造商產值市占率腹背受敵,預測2011年全球面板產業將面臨供過於求的窘境。
拓墣產業研究所光電研究中心研究員李秋緯表示,2010年面板產業首次出現淡季不淡、旺季不旺的現象。而為爭搶地盤,面板廠反托拉斯訴訟案件層出不窮。 |
拓墣產業研究所光電研究中心研究員李秋緯預估,2011年面板廠競相挹注新產能,資本支出可望增長達13.5%,然儘管2010年台灣大尺寸面板產值上看293億美元,市占率達33%,卻因產品出貨量不及韓國面板商,且多是低階類面板,故市占率將開始下滑;值得關注的是,中國大陸面板製造商更高世代產線已邁入量產階段,同樣將衝擊台灣面板業者的市占。
有鑑於面板投資短期內難以回收,2011年三星(Samsung)、樂金顯示(LGD)、夏普(Sharp)、友達、新奇美等韓、日和台面板製造商擴產有限,且新建產能亦趨於保守;而台、韓面板商在中國大陸建廠計畫持續延宕,導致台灣面板大廠友達、新奇美主要產能分別來自於台中后里的8.5代線和6代、8.5代線。相較之下,中國大陸液晶面板產業已漸具雛形,加上各廠面板產能不斷擴張,2010年第四季,中國大陸京東方6代線已導入量產,並在2011年下半年量產8.5代線;2011年第二季,中電熊貓6代線將開始量產;2011年下半年,華星光電8.5代線亦投入生產,中國大陸面板產業已逐漸對台商產生威脅。
李秋緯認為,隨著台、日、韓與中國大陸面板廠馬不停蹄投資擴產,預期2011年面板市場仍產能過剩,一方面須強化垂直整合以擴大面板出海口,如友達、樂金顯示結盟最多;另一方面,須在產能有效調控之下,才有助於面板供需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