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商業模式 Maker帶動製造業服務化

作者: 邱倢芯
2015 年 08 月 25 日

近年來代工產業發展出現瓶頸,代工業起家的台灣與深圳,都面臨著產業必須轉型的課題。隨著物聯網(IoT)時代來臨,創客(Maker)已快速崛起,並可望創造新的商業模式,帶動整個製造業服務化,成為產業轉型的要角。


資策會產業顧問兼研究總監楊中傑表示,其實以前就有創客的概念,但是近兩年因為物聯網快速發展,才讓其迅速興起。隨著「少量多樣」的需求越來越大,再加上數位製造能力下放,電腦數值控制工具機(CNC)、3D列印及雷射雕刻等儀器更容易取得,促成創客蓬勃發展。


楊中傑補充,深圳創業基地的興起,塑造出獨特定位;深圳從山寨聚落起家,一些小量關鍵零組件的組裝,讓深圳IT產業鏈逐漸成形,並擁有供應鏈中心的核心優勢,物聯網少量多樣的需求,深圳剛好可以提供此類服務。


目前深圳給予Maker這些硬體創業者不論是資源或是服務內容都遠超過台灣,然而目前大量生產的主力仍在台灣;短期內深圳這波創客浪潮可能不會影響台灣,但是以長期發展來說,產業若須轉型,就不得不重視Maker發展這一塊。


2008年時深圳便成立創客空間(Maker Space),提供創客們開源硬體模型,在短時間內協助創客完成小量生產,縮短產品上市時程。其價值在於提供每一個創客可以有想法交流,激發出更多更好的產品。


傳統創業方式的第一步,不外乎是與親朋好友籌措資金或是藉由國家的天使基金來做為開端,並進入育成中心長時間的培育才能有產品推出,但是這樣推出的產品不見得能為外界接受,成功機率是未知數。


許多半導體大公司對於Maker是抱持擁抱的態度,紛紛推出價格低廉的開發平台供應Maker使用,如英特爾(Intel)Edison及瑞昱Ameba等開放平台,藉此降低開發門檻,協助創客開發自身產品;產品發想也可放上線上募資平台,投資者若是喜歡這個概念便可直接投資,再讓創客們去實踐該理想。


MAKERBAR TAIPEI執行長闞凱宇表示,過去很難將個人創意直接推到市場端,但是現在的硬體創業者只要在群眾募資平台上證明產品可行性,即使尚未有產品實體,只要透過影片說故事,也可直接得到消費者對於該產品的反饋。

標籤
相關文章

強化軟硬體支援 新版樹莓派平台功能翻新

2014 年 08 月 19 日

搶攻物聯網版圖 聯發科再推三款新晶片

2016 年 01 月 18 日

滿足工業4.0發展需求 ABB力推人機協作機器人

2015 年 11 月 20 日

積極布局工業4.0 KUKA領航自動化智慧趨勢

2019 年 08 月 23 日

經濟型車用處理器問世 IVI滲透入門/中階車款

2014 年 06 月 13 日

構築高速車內網路 Ethernet AVB氣勢如虹

2015 年 03 月 25 日
前一篇
物聯網/穿戴商機起飛 類比半導體迎向成長新契機
下一篇
意法半導體DOCSIS 3.1晶片組實現Gbit/s數據傳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