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恩益禧(NEC)、睿思(Fresco Logic)與芯微(Symwave)相繼發布USB 3.0解決方案後,包括創惟、旺玖等台灣IC設計業者也急起直追,預計將於今年底開始陸續推出裝置(Device)端USB 3.0晶片方案,以即早取得有利發展位置。
創惟科技產品開發事業處副總經理林志榮表示,儘管主機端產品的成熟與否將影響USB 3.0應用的起飛速度,但由於USB 3.0可向下相容,因此即便目前個人電腦(PC)業者尚未推出配備USB 3.0規格的產品,對裝置端廠商而言,仍可搶先進行開發。此外,通用序列匯流排開發者論壇(USB IF)總部也已在自設的認證實驗室中,提供睿思與恩益禧的USB 3.0主機端產品給裝置端廠商進行相容性測試,可避免未來產品不相容的問題,因此創惟已預計於今年底發表USB 3.0裝置端晶片樣品,並於2010年初量產出貨。
旺玖科技副總經理馬繼芳(左)表示,USB 3.0的潛力市場包括儲存裝置、顯示器與影音相關應用,其中又以儲存裝置將最快導入USB 3.0。右為旺玖科技產品行銷暨業務處經理楊志鈞 |
無獨有偶,擁有多年USB 2.0研發經驗的旺玖科技,也已著手進行USB 3.0晶片研發,該公司副總經理馬繼芳指出,旺玖將以6年多的USB研發經驗與產品創新能力,全力布局USB 3.0市場,以滿足客戶端需求。目前第一階段將鎖定儲存裝置市場,晶片樣品預計於2009年底推出,2010年上半年量產;第二階段則會進入集線器等其他應用領域。
現階段,USB 3.0主機端晶片方案,主要由英特爾(Intel)、恩益禧與睿思獨占,台灣USB晶片開發商則多半著重於裝置端USB 3.0產品的研發,例如集線器、讀卡機與儲存裝置等。馬繼芳認為,台灣廠商不僅擁有成本優勢,且位於全球代工重鎮,可直接與重量級原始設計製造商(ODM)和原始設備製造商(OEM)接觸,堪稱得天獨厚的發展位置。再加上,USB 3.0晶片開發速度與國外業者旗鼓相當,不像以往處於苦苦追趕的局面,因此台灣晶片業者在USB 3.0市場上將大有可為。
而除台灣晶片業者加緊研發腳步外,原本致力於高畫質多媒體介面(HDMI)與DisplayPort等高速串列傳輸技術研發的美商譜瑞科技(Parade),也挾其在串列解串列(SERDES)技術的發展經驗,跨足USB 3.0晶片市場。譜瑞行銷部副總裁區經武表示,該公司在高速千兆位元(Gigabit)SERDES的研發經驗充足,早在7~8年前產品即具備10Gbit/s的傳輸速度,與USB 3.0設計架構相似,因而決定進一步擴大產品線範圍,預計2010年初發表首款USB 3.0方案。
隨著USB 2.0傳輸速率已逐漸不敷使用,使用者對串列介面的傳輸速度要求越來越高,因此USB 3.0的推出無疑為市場注入一股新的活水,不論是原有的USB解決方案供應商或新加入的後進業者,均紛紛磨刀霍霍,著手進行USB 3.0產品的研發,以便於USB 3.0測試規範正式底定後,能第一時間將產品送交驗證。然而,USB 3.0除了速度的提升外,設計架構也不同,技術挑戰相當大,相關業者的產品是否能順利上市仍有待後續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