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達於日前宣布投入發光二極體(LED)上游晶片製作,隨即引發市場認為友達可能自行投入整合LED產線,進而瓜分原本即供過於求的中下游市場的疑慮。因此業者提出,產業鏈上下必須開始聚焦垂直整合,除向上整合以提升生產技術的品質與效率並降低成本外;與傳統照明廠商既有的強大通路優勢進行水平整合,也是至關重要的經營策略。
真明麗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鄭建文表示,真明麗已開始推動情境燈、櫥櫃燈等非主照明的LED功能性應用,可擁有較高的產品附加價值。 |
由於LED的技術進入門檻低,在搶食傳統照明市場大餅的利誘下,市場已成群雄割據的紅海。真明麗總經理鄭建文表示,各家技術齊頭並進,大者恆大的態勢仍須關注,尤其在友達宣布跨入上游晶片製造後,憑恃其深厚的資金與產能,自行整合LED一條龍產線的可能性極高,導致產業中下游結構勢必面臨不小的衝擊。
針對LED產業的未來,鄭建文指出,除了透過微笑理論的啟發,朝向「創意」與「品牌經營」的模式發展,當各項技術的布局漸趨成熟完整,具備世界級競爭力的大廠,其挾帶資金與產能優勢形成大者恆大的趨勢將無法避免,台灣的廠商要能有效因應,除了加速產業上下游結盟,加強生產與研發布局,政府也要落實擴大內需市場的政策與宣導,才能突破目前LED淪於削價競爭的命運。
當LED市場激戰狀況愈演愈烈,削價競爭的戲碼也不斷上演,卻仍有不少廠商願意投資進場,顯現商機確實相當龐大。特別是友達於今年宣布投入LED上游晶片製作,隨即引發業界關注,鄭建文強調,當自家產品線不夠強時,再多再好的行銷也發揮不了作用。探究其根本原因,除了LED的技術及價格仍待進一步突破瓶頸外,目前傳統照明與新興LED、有機發光二極體(OLED)照明市場交雜混亂的情勢,也是造成找不到市場利基點切入的主因。而友達搶進上游晶片製造更為產業鏈的未來添加許多變數,如何抵抗大廠入侵,避免大者恆大的趨勢成型,也是台灣未來的LED發展所面臨到的課題。
台灣目前投入LED製造的廠商有如雨後春筍般冒出頭來,從上游的原料、單晶、磊晶,中游的電極製作、晶粒切割與測試,到下游的固晶、封裝,市場削價競爭激烈的亂象已然浮現。然後續搶進的廠商仍極具信心,主要係囿於傳統照明市場每年數千億美元的吸引力,擁有環保優勢的LED即被視為必然的趨勢,甚至連深耕傳統燈具市場的歐司朗(Osram)、奇異(GE)、飛利浦(Philips)等大廠也積極跨入LED的光源與燈具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