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序列匯流排電力傳輸(USB-PD)接口將開始進駐筆電及平板裝置。因應超輕薄筆電(Ultrabook)及平板電腦輕薄化設計趨勢,行動裝置一線(Tier 1)品牌大廠已規畫以USB-PD標準接口取代傳統電源接口,做為電力與數據的單一輸入/輸出(I/O)介面,全面革新行動裝置設計規格。
賽微微電子總經理蔣燕波(左)認為,由於USB既有導入客戶群十分龐大,因此未來USB-PD在與Quick Charge的競賽中贏面仍大。圖右為賽微微台灣辦事處區經理曹明仲。 |
賽微微電子總經理蔣燕波表示,有鑑於Ultrabook及平板電腦的輸入/輸出介面空間有限,許多一線品牌廠已計畫於2014年第四季推出以USB-PD介面直接取代傳統電源接口的產品線,讓行動裝置只要一個USB接口即可完成充電或高速傳輸影音、圖片等作業。
據了解,目前業界主要有兩大快速充電標準陣營,一是由USB開發者論壇(USB-IF)與英特爾(Intel)主推的USB-PD標準,另一邊則是由高通(Qualcomm)攜手Power Integrations、恩智浦(NXP)、快捷(Fairchild)等電源管理積體電路(PMIC)廠商力推的Quick Charge 2.0規格。
蔣燕波進一步分析,由於高通處理器在行動裝置市場占有率極高,Quick Charge規格已在驍龍(Snapdragon)處理器與電源管理IC廠商產品的推助下,強力滲透手機、平板或數位相機等電子裝置及其充電器,形成完善的生態圈;不過,Quick Charge 2.0沿用USB既有的D+/D-兩條訊號線,因此在行動裝置進行快速充電時,無法實現數據傳輸。
蔣燕波指出,為避免上述局限,USB-PD標準額外採用VBus設計做為電源訊號通訊之用,因此不僅能為Ultrabook或平板充電,也能傳輸影音和數據,而原始設計製造商(ODM)在新一代的Ultrabook及平板電腦中,即可利用該特性減少輸入輸出口的數量,降低原始物料清單(BOM)成本。
事實上,Micro USB已是業界共通(De Facto)充電標準,包括歐盟(EU)及中國大陸皆已開始要求手機製造商採用Micro USB做為充電標準介面,而USB-PD標準可以在該介面基礎之上實現更高功率的通用充電功能,因此可望挾USB高滲透優勢,步步取代電源接口。
目前最新USB-PD標準為Rev. 1.0版本,電壓選項包括5伏特(V)、12伏特及20伏特,因此Ultrabook或平板電腦可以單一USB纜線實現10~100瓦(W)的充電功能,其他具備應用潛力的電子產品包括MP3音樂播放器、高功率的家電、電腦螢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