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日/韓競逐顯示技術 Oxide TFT/3D成亮點

作者: 黃耀瑋
2011 年 06 月 17 日

在今年國際資訊顯示學會(SID)平面顯示器技術論壇暨應用產品展覽會上,除了熱潮不減的三維(3D)顯示、觸控螢幕、有機發光二極體(OLED)及彩色微機電系統(Color MEMS)等技術外,日、韓爭相競逐的氧化物電晶體(Oxide TFT)也是會場的新亮點,其高穩定特性,可進一步延長OLED使用壽命,已吸引國際大廠關注;而台灣則主要鎖定3D與觸控技術。



資策會MIC資深產業分析師陳賜賢表示,觀察今年平面顯示器的發展,電子紙因在彩色化的進展難以突破,而明顯呈現衰退趨勢,Oxide TFT則因OLED議題嶄露光芒。



資策會MIC資深產業分析師陳賜賢表示,針對今年SID顯示週的產品展出狀況,可發現液晶顯示器(LCD)仍是主流技術,然OLED則緊追在後。此外,還有三項新進展,首先係3D顯示器正式商用化,如任天堂推出3DS掌上遊戲機;其次為彩色微機電顯示技術突破,如高通(Qualcomm)力推Mirasol電濕潤顯示技術,發表5.7吋的彩色電子紙閱讀器(E-reader);再加上此次最引人矚目的Oxide TFT,包括日本夏普(Sharp)、索尼(Sony),以及韓國三星(Samsung)、樂金(LG)等國際大廠均爭相搶進此一新崛起的材料技術,期能為OLED的各式應用帶來新的突破。


由於OLED在車用面板、電視、工業用電腦等大尺寸應用,始終存在亮度及壽命無法維持長時間穩定表現的問題,因此,陳賜賢分析,OLED要進入二十吋以上的平面顯示器領域,仍有許多問題尚待克服,尤其是在深藍色有機發光材料方面,經長時間實驗結果發現,其在2萬小時使用時間後,即明顯有亮度衰退問題,無法符合ISO等國際標準組織針對電視產品須達八萬小時有效使用時間的規範,因此,一直以來強推OLED電視的日、韓顯示器大廠,已積極開發具有高可靠度與高穩定性的Oxide TFT,率先布局未來極可能發光發熱的新材料。


另一方面,3D顯示技術受到台灣、日本業者持續挹注研發動能而聲勢大漲,特別在關鍵的藍相(Blue Phase)液晶顯示技術方面,台灣首度發表研發成果,由於該技術具有快速反應時間及廣視角優勢,預估將鎖定在大尺寸電視應用市場,以搭配3D眼鏡的快門式技術為主;另外,亦能以裸眼的偏光式技術使用在小尺寸的掌上遊戲裝置螢幕。日本方面,包括索尼、夏普等顯示器大廠,則發表大量有關3D技術論文,較值得注意的發展是,索尼提出新的導光板技術,使3D影像更真實;而夏普則發表新的3D影像演算技術,可根據視距調節3D顯示畫面,達到更舒適的觀賞體驗,顯見日本在未來3D技術積極卡位的態度。


而平板電腦、智慧型手機持續熱燒,觸控面板也成為平面顯示技術中,不容忽視的市場大餅,其中,以台灣投注的開發動能最甚。陳賜賢強調,今年的SID顯示週,觸控應用仍主打中小尺寸的手持式聯網裝置,相關的電阻式、電容式及電磁式感應技術競逐仍僵持不下,較新的光學觸控技術則多搭載於大尺寸電視、數位看板等產品。另外,多點觸控技術已臻成熟,亦掀起新的熱門議題–玻璃材料技術,如何達到薄型化以增強觸控感應,已引發產業關注。

標籤
相關文章

瞄準3D/OLED/觸控 台日韓顯示器業者爭相競技

2011 年 07 月 28 日

日/韓/中競相投入 聯網電視2013年成主流

2011 年 11 月 11 日

瞄準行動裝置 矽藍40nm FPGA重裝出擊

2011 年 07 月 08 日

新節能家電補貼政策開跑 大陸LED TV產值飆漲

2012 年 07 月 09 日

升級UHD/大螢幕 4K電視/平板手機CES最吸睛

2013 年 01 月 18 日

iBeam技術大躍進 Micro LED顯示器有望2022量產

2020 年 01 月 31 日
前一篇
專訪凌力爾特台灣區總經理簡博文 高功率PoE/充電控制器需求增
下一篇
南港IC設計育成中心進駐公司出擊國際展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