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與有機發光二極體(OLED)相關的技術研發,除往大型化發展外,另出現一股朝向利基型軟性(Flexible)OLED前進的趨勢。韓國三星(Samsung)的行動顯示器(Mobile Display)及樂金(LG)的顯示器,在產品規畫及技術發展方面,已然追上日本索尼(Sony)的腳步,形成三方抗衡的態勢。
工研院產業經濟與趨勢研究中心副經理賴彥中表示,台灣應整合產、學、研,積極投入OLED產業。 |
工研院產業經濟與趨勢研究中心(IEK)副經理賴彥中表示,台灣廠商本就欠缺關鍵材料及設備,如今日本及韓國政府積極主導OLED發展計畫的作為,將對台廠形成莫大壓力,因此建議參考日本模式,建立台灣自主OLED技術與Flexible OLED技術的道路圖,並由政府主導整合產、學、研界,開發後續量產技術,以因應未來OLED大型化的挑戰。
目前OLED大型化的主要挑戰,為針對上游材料與設備的共同開發,大致可分為背板技術、彩色化技術及封裝技術三個層面來探討。賴彥中認為,非雷射低溫多晶矽(LTPS)技術是短期大型化背板技術的主要挑戰,應以發展金屬氧化物薄膜電晶體(Oxide TFT)成為OLED與液晶顯示器(LCD)共通背板技術為主;彩色化技術方面,由於蒸鍍技術在短期內仍具競爭力,因此應關注噴墨技術的進展;至於封裝技術,短期內應注意大型化的主流技術內部填充材料技術,長期則應留意薄膜封裝技術進展。
事實上,近年來OLED研發有逐漸集中的趨勢,全球的主要面板廠投入幅度越來越高,並出現大型化及Flexible OLED兩邊押寶的跡象。賴彥中指出,根據日本經產省針對OLED大型化提供的預估數據,OLED顯示器將於2013年由家用走向公眾使用。
2010年6月,工研院顯示中心展出全球最大尺寸6吋軟性OLED顯示器。此外,SID 2010展覽,韓國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也曾展出全平面透明OLED顯示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