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第二季將會是判斷太陽能市場需求活絡與否的關鍵時刻。由於每年第一季向來為太陽能產業的淡季,且各國政府多半於年初才會頒布太陽能補貼政策新走向,因此,2012年太陽能市場景氣好壞須待第二季才會明朗;而各國補貼政策是否有利多消息、太陽能售價變化情形,以及各國銀行是否支持民間購買太陽能系統貸款,將成為三大觀察指標。
工研院IEK新能源研究部分析師王孟傑表示,繼歐洲、日本市場之後,北美與中國大陸太陽能市場將會崛起,然主要是在大型電廠系統,而非屋頂型太陽能。 |
工研院產業經濟與趨勢研究中心(IEK)新能源研究部分析師王孟傑表示,歷經2011年下半年太陽能市場衰退後,2012年景氣是否回升,端視第二季旺季需求是否會如預期增長;此外,各國補貼政策、太陽能產品價格與銀行放貸策略亦是評估重點。
拜各國補貼政策所賜,現階段民間屋頂型太陽能系統為最大宗的太陽能市場,然太陽能系統價格仍相當昂貴,目前終端用戶於居家安裝發電量3,000瓦的屋頂型太陽能系統,須耗資超過新台幣40萬元,因此各國補貼政策將是刺激屋頂型太陽能系統市場成長的重要動能。
值得關注的是,除各國政府政策推波助瀾之外,提高終端消費者安裝太陽能系統的另一大誘因,來自於銀行是否提供採購屋頂型太陽能系統的貸款。王孟傑分析,各國銀行是否提供民間添購屋頂型太陽能系統的貸款,與政府宣布的補貼政策密不可分,如過去德國成為全球最大太陽能市場,即在於國內補貼政策與銀行借貸相輔相成所致。
不過,事實上,過去囿於德國銀行不諳太陽能產業,且借貸採購太陽能系統的機制未臻成熟,因此大型銀行多半不願意率先投入民間購買屋頂型太陽能系統的貸款業務,反而是小型銀行為爭取業績大膽釋出相關的借貸服務,帶動終端用戶添購熱潮。
有鑑於德國小型銀行借貸讓民間採購屋頂型太陽能系統的成功案例,再加上補貼政策明確,讓其他歐洲國家、日本、北美等先進國家的大型銀行紛紛起而效尤,競相增加綠色貸款的業務,亦進而激勵市場需求看漲。
至於正在崛起的中國大陸市場,則由於中國大陸政府為消化太陽能上游供應鏈的龐大產能,故使大型電廠建案遍地開花,銀行主要的貸款業務也僅鎖定太陽能供應鏈廠商擴產投資與太陽能系統商建置電廠,但整體而言仍對於活絡市場有正面效益。
而新興國家方面,王孟傑指出,看好缺電嚴重的新興國家太陽能市場商機,現今亞洲、北美、日本等跨國銀行亦將營運觸角延伸至蒙古、印度、馬來西亞等新興市場,欲積極分食當地安裝太陽能系統貸款業務的市場大餅。
除各國補貼政策和銀行貸款助力之外,2012年第二季太陽能市場會不會春燕歸來,太陽能電池、模組及終端系統的售價是否符合市場預期亦將是擴大市場規模的動能,此將為各家廠商面臨的一大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