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優力(UL)台灣揭示多項最新動態,諸如年底將於新竹啟用的物聯網(IoT)測試中心、配合新南向政策加強對東南亞的布局等。同時,因應近年來鋰電池等能源產品安全疑慮不斷,令產品安檢、失效根源分析等需求上升,UL為此亦首次向外引介其在地耕耘多時、專攻材料安全的台灣區研發中心。此研發中心著重於鋰電池、太陽能、生質能源等新能源產品安全,進行材料老化/失效研究,並進一步衍生產品失效根源鑑定服務。
UL研發總監王凱魯解釋,UL雖為安全認證機構,為協助廠商測試新產品安全性,進而推動新興安全標準,促生該組織培育內部研發人員的需求。他指出,受惠於國內大學林立、得到不少政府資源挹注,台灣研發團隊可視需求觸及不同領域的大學實驗室,除降低建置成本,更具研發上的高度彈性;加上本地人才素質優異,使之在十餘年內成長為美國本土之外,UL最主要的研發單位。
在材料安全方面,UL將把重心放在鋰電池等能源產品安全領域。隨著鋰電池逐漸普及,鋰電池爆炸、燃燒等安全事故層出不窮,近年更先後引發波音787、電動滑板車,乃至Galaxy Note 7等震驚全球的重大事件。有鑑於相關需求與日俱增,總經理陳宗弘表示,UL遂正式向外推廣其研發與鑑定方面的服務,以期幫助廠商追求更全面的產品安全性。
對應蓬勃發展的IoT產業,即將落成的IoT測試中心則是UL近期另一重點。此中心預計在第三季於新竹啟用,為台灣在地乃至東南亞地區、以消費性電子為主的聯網裝置廠商就近提供相關檢測項目,諸如電磁兼容性(EMC)、無線網路測試、資訊安全測試等。除了新布建的新竹測試中心,陳宗弘道, UL目前在中國、美國、越南也均設有IoT相關檢測單位。
另一方面陳宗弘強調,UL也十分重視東南亞市場,包括今年4月在雅加達新開一個電線電纜實驗室、與印尼工業部簽屬兩項技術安排協議等。現階段,UL正致力開發該區域的發證單位,以便讓台灣在內的國外廠商更快進入市場;同時,亦提供東協各國立法方面的支援,比方協助印尼進行鋰電池相關法令制定等,藉此推動當地產業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