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代通用序列匯流排(USB 3.0)介面的發展再傳捷報。在個人電腦(PC)市場滲透率不斷攀升之際,USB 3.0也開始往手機或平板裝置(Tablet Device)等可攜式產品市場進軍,尤其在賽普拉斯(Cypress)宣布推出首款可攜式裝置專用的USB 3.0控制晶片後,將有助提高行動裝置製造商的導入意願,進一步擴大USB 3.0介面的應用版圖。
賽普拉斯數據通訊部門產品行銷經理曾雨翔表示,該公司已與多家業者合作,很快即可看到內建USB 3.0的手機或平板裝置問世。 |
賽普拉斯數據通訊部門產品行銷經理曾雨翔表示,先前USB 3.0無法進軍手機市場的原因,主要是由於晶片功耗與成本仍無法滿足可攜式裝置嚴苛的要求。以電池供電的可攜式產品來說,對電池續航力的要求極高,因此關鍵零組件的功耗也須斤斤計較,而該公司新一代USB 3.0控制晶片可較上一代USB 2.0產品,降低60~80%的平均功耗,且傳輸速度絲毫不受影響,可符合手機與平板裝置的設計要求。
曾雨翔分析,在英特爾(Intel)與超微(AMD)內建USB 3.0的晶片組陸續問世後,預期2012年USB 3.0在個人電腦滲透率即可達50%。而隨著手機鏡頭的攝影畫質逐步提高至720p或1,080p,加上手機等可攜式裝置與個人電腦間影音傳輸應用需求越來越高,將可刺激可攜式裝置加速採用傳輸速率更高的USB 3.0規格。
不過,由於高畫質多媒體介面(HDMI)與DisplayPort亦推出專用於手機等行動裝置的新規格,其中,HMDI陣營推出的行動高畫質連結(MHL)更已獲得三星(Samsung)、宏達電採用,可謂USB 3.0進軍手機或平板裝置市場的一大絆腳石。對此,曾雨翔認為,為了成本與設計的考量,手機與可攜式裝置業者大多傾向只留一個介面接口,來達到充電、影像傳輸與串流等功能,而USB 3.0即可滿足此一需求。再者,中國大陸已將USB作為可攜式裝置充電標準介面,且USB 3.0傳輸速率亦較MHL與MyDP高,因此未來USB 3.0在可攜式裝置市場勝出的機率相當大。
值得一提的是,賽普拉斯可攜式裝置專用USB 3.0控制晶片係採安謀國際(ARM)9核心,因此可與可攜式裝置主流的ARM架構處理器緊密互通;該控制晶片還整合USB 2.0 OTG功能,讓手機或可攜式裝置也可作為主機(Host)端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