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Gartner亞太行動裝置市場首席分析師呂俊寬 語音生物辨識技術走進智慧家庭

作者: 邱倢芯
2016 年 04 月 14 日


Gartner亞太行動裝置市場首席分析師呂俊寬認為,語音辨識功能實作的成本不高,有望於智慧家庭中廣為採用。



目前智慧家庭裝置配備的熱門生物辨識技術包括指紋(Fingerprint)、臉部及語音辨識;但前二者皆有使用上的局限性,而聲音辨識受限較小,較有可能被廣泛應用於智慧家庭中。
 



Gartner亞太行動裝置市場首席分析師呂俊寬表示,語音辨識應是第一個可被廣泛運用於智慧家庭的生物辨識科技,因為其成本不高,只需一個可聯網的麥克風,即可做聲音的判讀。
 



至於人臉辨識則有可能因為使用者面容改變,或是化妝等因素,而造成誤判,且若應用在家庭內,室內環境光線較為晦暗,也可能使臉部辨識效果變差。
 



再加上一般人也不太能夠接受家中安裝十幾台攝影機監視自己。
 



在指紋辨識方面,目前最常見的便是應用於家門的開啟,但是根據Gartner研究,大部分亞洲的家庭居住模式較為密集,大樓大多會配有警衛,所以人們願意花費在安全辨識上的意願較小。
 



而且,一般民眾不太願意在家中每一個裝置上,皆安裝指紋辨識感測器,且有被指紋感測裝置有被盜用的疑慮,所以應用局限性較大。
 



據了解,語音辨識分為連線(On Line)/非連線(Off Line)模式,差異在於聲紋是儲存在雲端或者是使用者本地端。
 



存於本地端較不會有隱私的問題,因為所有命令皆在家中交付,藉由一個聯網麥克風即可完成所有的命令。
 



話雖如此,不代表語音將是智慧家庭中唯一選項,呂俊寬說明,未來生物辨識功能的走向應是以聲音辨識功能為主體,再混合其他辨識功能,藉此提高消費者的使用安全性與準確度。

》想看更多內容?快來【免費加入會員】【登入會員】,享受更多閱讀文章的權限喔!
標籤
相關文章

行動上網美夢成真 個人行動網路產業鏈商機勃勃

2009 年 02 月 26 日

電信/晶片商助長 TD-LTE手機市場戰火熾

2014 年 02 月 23 日

美中貿易戰下的華為 從專利看中國5G布局

2021 年 06 月 12 日

專訪電信技術中心副執行長林炫佑 系統級檢測方法打造安全物聯網

2019 年 12 月 14 日

高速光傳輸應援AI CPO/LPO/CO各有優勢(2)

2024 年 08 月 23 日

AI帶旺資料通訊需求 低軌衛星建構全網覆蓋商機(1)

2024 年 09 月 09 日
前一篇
是德推出新版半導體元件建模/特性分析軟體工具套件
下一篇
ZigBee、EnOcean合作 能量採集進軍2.4GHz頻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