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研院展現智慧機器人成果 助產業數位轉型迎智慧製造

2020 年 08 月 25 日

「2020臺灣機器人與智慧自動化展(TAIROS)」於8月19日在南港展覽館登場,工研院發表10項智慧機器人創新成果,展出全球首創可精準撿貨的AI人工智慧自動標註系統、協助工廠免停機仍可多樣生產的高品質研磨系統、具多工彈性服務的七軸驅控整合式關節機器手臂等,大秀工研院在「2030技術策略與藍圖」之永續環境應用領域中,發展智慧製造,協助產業數位轉型之成果,掌握後疫時代的商機。

根據國際機器人聯盟(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Robotics, IFR)資料顯示,全球企業在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影響下,將加速企業引進機器人,以利製造業生產復甦,推進機器人技術和智慧自動化系統發展,並預估2020年~2022年,將有400萬台工業機器人在全球工廠中運轉,協助產業因應市場挑戰與經濟發展。

「AI人工智慧自動標註系統應用」能自動蒐集與標註資料,訓練各式AI人工智慧辨識影像,以教導機器人取料。相較人工1小時僅標註25張的瓶頸,此技術1小時能標註一萬張;傳統隨機取料的換線時間為30天,此技術縮短為1天,提高機器手臂撿貨的效率,適用於倉儲物流、鞋業、水五金和手工具等領域。

「高品質研磨製程自主化系統」整合虛實整合系統(Cyber-Physical System, CPS)與力量感測器等技術,透過模擬機器人的研磨編程路徑,降低實際研磨的誤差(<1毫米),且能模擬研磨力量,準確度達80%,增進研磨品質。當產線更換新工件時,還能藉由辨識率100%的視覺進料辨識技術,使工廠免停線亦毋須人員操作設定,系統就能立即辨識新工件與模擬研磨路徑,達到少量多樣、快速換線的彈性生產,可應用於金屬加工製品、金屬刀具、小型水五金、手工具等產業。

「七軸驅控整合式關節機器手臂」具備高精度、輕量化、驅控模組化等優勢,整合馬達、感測器、電源轉換等元件,模組化的關節能依不同應用來變化軸數。其單臂總重15Kg、荷重比0.3、重現性0.02mm,因七軸的軸數更多,手臂動作更靈活、穩定,未來結合AI人工智慧、視覺辨識與夾具等,可以讓機器人自動辨識、精準夾取物體,賦予機器手臂更彈性多工的能力,能從事更多輕工業加工、家居服務與生醫照護的工作。

標籤
相關文章

加速機械業轉型  智慧機械雲是關鍵幫手

2021 年 12 月 03 日

敬邀參加11月20日「數位工廠與智能化機台創新論壇」

2019 年 11 月 15 日

台德技術聯手高雄在地產業促數位轉型

2021 年 01 月 18 日

打造智慧機械雲生態系 推動中小製造業轉型

2021 年 05 月 27 日

智慧機械雲正式商轉 產官界共促製造業數位轉型

2021 年 12 月 02 日

整合機械雲/AI加值套件 中小企業轉型迎跨國商機

2021 年 12 月 03 日
前一篇
安全皮膚包覆更全面 原見精機/川崎重工合推工業協作機器人
下一篇
BiiLabs加入MOBI以支援智慧出行應用採用區塊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