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高效能運算系統(High Performance Computing, HPC)日益精進,雲端計算、巨量類比資料分析、儲存方案等新興技術亦同步快速發展,其中,協同處理器(Co-processor)和加速器(Accelerator)的運用也愈來愈受到重視。
IDC科技運算部門副總經理Earl Joseph表示,2013年的研究最驚人的發現,是在全球高效能運算系統中,協同處理器和加速器的滲透率大幅提升,這種變化可歸因於巨量類比資料科技的興盛,以及高效能運算系統的雲端設備穩定成長。
根據IDC資料顯示,2011年,高效能運算系統中運用協同處理器及加速器的比率為28.2%,至2013年已勁揚至76.9%。此外,配有協同處理器或加速器的處理器,在2011年僅占處理器市場的1%,2013年已上升至3.4%;其中,英特爾(Intel) Xeon Phi協同處理器及輝達(NVIDIA)的繪圖處理器(GPU)分占此市場的一、二名,而現場可編程閘陣列(FPGA)於協同處理器的應用也漸漸受到重視,位列第三。
值得注意的是,協同處理器和加速器的應用層面雖愈來愈廣泛,但此種解決方案尚未真正深入到生產性的運算任務,目前大多停留在嘗試及探索的階段,顯現各廠商對其依賴程度仍然不高。一般來說,較終端的工業及商業貿易公司購買此類設備的比例較少,而在生產環境(Production Environment)中的普及程度會較高。
巨量類比資料科技的興盛亦為此市場增添成長動能。IDC研究資料指出,有67%的受訪單位表示,已開始在高效能運算系統中執行巨量類比資料分析的工作。IDC亦預估,高效能數據分析(High Performance Data Analysis, HPDA)伺服器的商機將從2012年的7億4,380萬美元,成長至2017年的14億美元。
除此之外,IDC研究亦指出,高效能運算系統市場中,儲存技術是發展速度最快的領域。至2017年為止,IDC預估高效能運算系統在儲存方面的營收可望成長至60億美元,相當於2000年高效能運算系統市場的整體價值。另一方面,利用雲端計算來負載整個系統運算工作的比例也已從2011年的13.8%成長至2013年的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