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協議發酵 智慧城市協力對抗氣候變遷

作者: 陳妤瑄
2016 年 11 月 16 日

根據Gartner預測,到了2020年,將會有一半的智慧城市計畫把氣候變遷(Climate Change)、適應力(Resilience)、永續性(Sustainability)列入關鍵表現指標(KPI)。此趨勢可望為智慧城市注入更強勁的商業發展動能。

研究機構Gartner指出,為了達成第21屆聯合國氣候變遷大會(COP 21)制定的降低溫室氣體排放協議,許多歐洲主要城市已著手將降低溫室氣體的各種應用納入智慧城市發展計畫。Gartner研究副總裁Bettina Tratz-Ryan表示,在Horizon 2020 目標中,提高能源效率、降低碳排放和推廣再生能源,是最為核心的三大目標。為此,許多歐洲城市已經展開能源永續、資源管理、社會融合和社區繁榮的初步行動。

目前許多世界主要城市都在推動以物聯網為基礎的智慧城市計畫。其中,改善交通幾乎被列入每一個智慧城市計畫中,因為交通壅塞是許多都市的主要考驗之一。但對市區內的交通運輸而言,市政府想做的,不只是提供各種可以無縫銜接的交通系統而已。 Tratz-Ryan進一步表示,共乘車、公共交通電動化的崛起、電動車基礎建設的支援,以及對內燃機車輛收取交通阻塞費,都為市區帶來了更乾淨的空氣,且不僅溫室氣體排放量降低,也節省大量能源。同時,街道上的噪音水準和環境氛圍也改善不少。

工研院IEK則指出,目前全球已有超過235個大型智慧城市計畫正在進行,以歐洲區域計畫數量最多,其中50%的計畫與城市交通和移動有關,45%的計畫與能源有關。此外,IEK也估計,全球智慧城市建設,將可創造6,600億美元的市場規模,預估2020年更將衍生1兆6560億美元的市場商機。

感測器已成為對抗氣候變遷的關鍵要素,亦是智慧城市的核心。Gartner則指出,在2017年,將約有3.8億美元的物聯網應用,會被使用在城市中,以達成永續性和氣候變遷的KPI目標。此數據將會在2020年成長到13.9億美元,占智慧城市應用的20%。而在2017年,智慧樓宇和智慧交通的使用案例,將是主要的投入部份,比率約占目前已建置的智慧城市物聯網58%。

標籤
相關文章

半導體產業加快碳中和腳步 ST積極降碳排

2023 年 11 月 20 日

爭食LED大餅 韓廠挾垂直整合策略突圍

2010 年 12 月 08 日

「接應」聯網電視發展 MHL衝刺新應用版圖

2012 年 10 月 03 日

因應自駕車安全需求 ARM祭出Cortex-R52新核心

2016 年 09 月 22 日

莫讓電力靜靜流失 電源晶片靜態電流消耗是關鍵

2019 年 09 月 26 日

受疫情擴大影響 NAND Flash市場第三季將走跌

2020 年 03 月 30 日
前一篇
解決功耗/安全挑戰 行動支付應用全面起跑
下一篇
導入障礙已有解方 石墨烯大幅改良複合材料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