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占節節攀升 台LCD/OLED揚眉吐氣

作者: 林苑卿
2011 年 01 月 12 日

拜智慧型手機熱銷、新興國家需求所賜,2011年中小尺寸面板市場成長率仍維持10%,有鑑於市場競爭更趨白熱化,台灣面板廠已大刀闊斧調整旗下產品組合,造成市場排名搬風。另不讓韓系大廠專美於前,台商在主動式矩陣有機發光二極體(AMOLED)產能急起直追之下,2011年將逐步蠶食韓系版圖,市占上看23%。
 


智慧型手機仍為中小尺寸面板最大宗應用,而電子書閱讀器的前景也頗被看好。




光電科技工業協進會(PIDA)產業暨技術組產業分析師胡仕儀表示,受惠於全球經濟復甦、智慧型手機熱賣、新興國家需求上揚及關鍵元件供貨穩定,展望2011年中小尺寸薄膜電晶體液晶顯示器(TFT LCD)面板的市場成長率仍可達10%,然中小尺寸面板僧多粥少之下,為提高營收貢獻,台灣面板廠大動作重新部署旗下產品組合,導致市占排名丕變。
 



根據市調機構顯示,2009年前八大應用於手機的中小尺寸面板廠排名依序為勝華、三星行動顯示(SMD)/三星(Samsung)、夏普(Sharp)、信利國際(Truly International Holdings)、統寶、友達光電、愛普生(Epson)、東芝行動顯示(TMD);2010年排名出現大翻轉,順序為華映、瀚宇彩晶、三星行動顯示(SMD)/三星(Samsung)、奇美、樂金顯示(LGD)、友達光電、京東方、夏普。顯見華映、瀚宇彩晶、奇美等台商在調整產品組合,如友達光電將重心移往高毛利的可攜式導航裝置(PND)、華映與瀚宇彩晶積極搶進手機市場等策略奏效後,市占排名迅速竄升,甚至讓韓系大廠望塵莫及。
 



另一方面,原本鴨子划水的台灣中小尺寸面板廠,觀察到三星成功激勵AMOLED市場需求後,旗下的3.5與4.5代線火力全開,產能將於2010年全面啟動。胡仕儀分析,儘管相較於韓國挹注超過20億美元新蓋5.5代OLED產線,台灣OLED面板廠經濟切割率略遜一籌,然著眼於SMD的5.5代線採取四切割,但僅有四分之一用於製造AMOLED面板,其餘皆作為TFT LCD開發用途,台灣OLED面板廠總體產能開出後,預計2011年奇美電子、友達光電市場滲透率將從1%大幅攀升至23%,三星行動顯示和樂金顯示市占由99%縮小為76%;至2012年台灣OLED面板市占率更將調高至30%,韓系面板廠僅剩60%。
 



2011年,智慧型手機、平板裝置、電子書閱讀器仍為驅動中小尺寸面板成長的主要動能,此外,拉丁美洲、中國大陸等新興國家對於低階迷你筆電的需求看漲,成長率將可達15~20%,高於歐美地區。
 



隨著台灣、日本、韓國及中國大陸中小尺寸產能陸續加碼開出,胡仕儀不諱言,至2012年確實會出現供貨過剩的疑慮,然中國大陸產能的良率亦為觀察指標,仍待後續密切追蹤。此外,胡仕儀強調,韓國OLED面板廠投資5.5代產能經濟規模帶來的產能與成本效益仍在,台商投入更新世代產線將勢在必行。

標籤
相關文章

劍揚:內嵌光學式手指觸控每吋下殺1美元

2011 年 01 月 12 日

友達/奇美猛追AMOLED 三星王者之路添變數

2011 年 11 月 23 日

夏普Oxide TFT背板助力 新iPad解析度立新標

2012 年 03 月 12 日

減緩電視面板出貨衰退衝擊 韓面板商衝刺高獲利產品線

2013 年 05 月 20 日

逐鹿UHD電視和行動裝置 LCD與AMOLED廝殺再起

2013 年 07 月 04 日

力戰三星 天馬投入中小尺寸AMOLED開發

2013 年 08 月 19 日
前一篇
賽靈思於CES推支援3D電視Consumer Video Kit
下一篇
創造不同使用者體驗 四大觸控螢幕技術各擅勝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