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價控制器方案出爐 SSD主流加速轉向PCI-e

作者: 黃繼寬
2017 年 01 月 12 日

由於NAND Flash讀寫性能持續提升,SATA介面的頻寬早已無法滿足固態硬碟(SSD)需求。有鑑於此,高階SSD產品目前均已轉向PCI-e介面,至於主流和入門級SSD產品則大多仍停留在SATA介面。不過,隨著新一代低成本/低功耗控制器方案問世,2017年將可望看到更多主流和入門級SSD進入PCI-e世代。

群聯創新技術研發事業群資深經理許江漢表示,主流/入門級SSD產品從SATA介面升級到PCI-e介面的趨勢,從2016年就已經啟動,2017年則將在新一代低成本、高性價比SSD控制器方案的加持下更進一步發酵。環顧市場上幾家主要的控制器供應商,包含群聯在內,都已經備妥新款控制器晶片,準備搶食這波改朝換代商機。

目前支援PCI-e介面的SSD應用控制器,大多支援四通道PCI-e Gen3,實際傳輸頻寬接近32Gbit/s,遠遠超過SATA 3.0的6Gbit/s。但在實際應用上,真的需要這麼大頻寬的消費型應用場景其實不多,只有經常存取大型檔案的使用者能從這麼大的頻寬中明顯受益。這也是目前採用PCI-e介面的SSD主要鎖定企業級市場或資料中心應用,一般消費型SSD還是有很多SATA機種的原因之一。

許江漢進一步分析,PCI-e具備高頻寬與架構容易拓展的優勢,但隨著通道數增加,印刷電路板上的布線複雜度跟耗電量也會上升。因此,在主流和入門級SSD上採用四通道控制器方案,未必是最有效益的選擇。不過,隨著NAND Flash的讀寫效能不斷改善,SATA頻寬不足終究是個必須面對的問題。因此,考量到應用需求、生產良率、耗電量等各種因素後,雙通道PCI-e將是比四通道PCI-e更適合主流SSD的方案。

事實上,所有SSD控制器廠商,都已經看到這個趨勢,並備妥支援雙通道PCI-e的解決方案。以群聯為例,日前該公司便發表了PS5008-E8控制器晶片,要以更低成本、更省電的特性來搶攻超輕薄筆記型電腦、二合一裝置(2-in-1)等PC相關市場。同時許江漢也預期,到了2017年下半,支援雙通道PCI-e的SSD價格,和現有SATA SSD硬碟的價差將非常有限,相信消費者跟PC OEM廠商會有更充分的理由選擇支援PCI-e介面的SSD。

標籤
相關文章

Kiss Connector商用起跑 終端產品下半年陸續面市

2016 年 06 月 21 日

SSD NVMe搭載率逐漸提升 2020年前可望超越SATA

2018 年 10 月 25 日

群聯再推PCIe Gen4 SSD控制晶片E18 讀寫性能更上層樓

2020 年 11 月 11 日

群聯電子發表高容量QLC SSD儲存方案

2020 年 09 月 03 日

群聯aiDAPTIV+力降模型微調成本 助生成式AI落地

2024 年 03 月 28 日

美光發表新一代用戶端SSD 搭載232層QLC快閃記憶體

2024 年 04 月 26 日
前一篇
高通/Panasonic結盟 Android車載娛樂系統邁大步
下一篇
Cadence推出藍牙5驗證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