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構智慧電網 AMI/ADAS布建刻不容緩

作者: 黃耀瑋
2011 年 06 月 22 日

在政府綠能政策協助下,台灣電力公司已積極展開先進讀表系統(AMI)及先進配電自動化系統(ADAS)布建,以加速智慧電網的實現,其中AMI已進入第二階段一萬戶的測試布建,預計於2012年完成。
 


台電綜合研究所電力研究室蒲冠志博士表示,AMI未來可與家庭網路/自動化結合,主動提供用電資訊,以協助用戶進行負載控制及節約用電。





台電綜合研究所電力研究室蒲冠志博士表示,在各國政府紛紛開始推動節能減碳政策下,智慧電網的發展已如火如荼展開,近來美國總統歐巴馬即表示政府將補助一半的設備布建費用,進一步加速智慧電網市場推展;台灣方面亦透過台電積極進行部署,並以AMI及ADAS系統構建為第一步,未來則會進一步朝向住家能源管理系統(HEMS)邁進。
 



AMI系統是由智慧電表(Smart Meter)、有線/無線通訊網路,以及自動讀表控制中心組成;在智慧電表收集完用電資訊後,透過電力線通訊(PLC)、整合封包無線電服務(GPRS)或寬頻多碼分重接取(WCDMA)、全球微波存取互通介面(WiMAX)等通訊技術傳至後端控制中心,即構成AMI的雛型。
 



在政府核定的AMI規畫之下,台電已計畫分四個階段進行AMI建置,目標是在2016年第四階段時,達到五百萬用戶數。蒲冠志指出,現在第二階段正在建構的一萬戶電表,是要求需在15分鐘內讀完一百二十顆電表,並實現包括記錄供/用電資訊、用電異常預警、電費預算控制等各種應用。
 



至於ADAS方面,台電也已啟動ADAS先導型計畫測試,將整合光纖、無線網路與PLC進行各種應用功能之測試與驗證。蒲冠志表示,ADAS可提供輸電主幹線故障隔離與復電、分歧線故障處理,以及用戶端管理等應用,透過感測器於第一時間告知控制中心以進行搶修,避免臨時停電造成的損害。此外,該系統還可整合分散式能源、電動車充放電管理、需電量反應、電壓虛功補償等功能,構成完整的智慧配電網。
 



智慧電網概念係架構在傳統電網系統下,透過資通訊產業(ICT)技術的導入,並整合分散式能源,如太陽能、風力,所開發出的新一代電力管理方案。其中,PLC更是布建智慧電網不可獲缺的重要技術。
 



蒲冠志補充說明,由於PLC在智慧電網的應用角色日益提升,因此也吸引晶片大廠的投入,包含高通(Qualcomm)、博通(Broadcom)、意法半導體(ST)、Sigma Designs等,均已計畫在今明兩年推出相關解決方案。不僅如此,在設備端也傳出製造業龍頭鴻海將投入PLC設備製造,預期2011年下半年以後,PLC的聲勢將快速高漲。
 



值得一提的是,雖推動綠能勢在必行,然翻新舊有電力設備所費不貲,舉例來說,光是一個智慧電表的人工設置費用即高達新台幣50元,而搭建整個AMI系統的成本攤提每戶至少就要1~2萬;然而,目前建置智慧電網較為人所知的效益仍僅限於節省人工抄表開支,因此,未來如何拓展AMI的應用與服務,將是提升智慧電網發展效益的重要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