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化銦錫(Indium Tin Oxide, ITO)替代材料聲勢看漲。面對眾多後起之秀的競爭壓力,近來面板導電聚合物ITO塗膜(Coated Film)價格持續下探,期能以價格優勢鞏固既有地盤,此舉雖然延緩各種ITO替代材料市場擴張的腳步,不過隨著曲面(Curve)/軟性(Flexible)面板應用版圖逐漸擴張,各種ITO替代材料前景仍然可期。
左為賀利氏顯示器與半導體事業群資深總裁Stephan Kirchmeyer,右為上海賀利氏顯示器與半導體事業部顯示材料銷售副總裁Heinrich Schulte。 |
賀利氏(Heraeus)顯示器與半導體事業群資深總裁Stephan Kirchmeyer表示,目前各種ITO替代材料的市占率都微乎其微,以現況而言確實難以與ITO材料匹敵,更雪上加霜的是,ITO業者正以降低塗膜售價的方式來鞏固既有版圖,這不僅讓許多正在進行中的ITO替代材料相關計畫延宕,更推遲了ITO替代材料市場擴張的腳步。
不過,Kirchmeyer進一步指出,雖然ITO塗膜售價降低會墊高ITO替代材料進入市場的門檻,但長遠觀之,削價競爭並非上上之策,ITO業者數量甚至可能因而銳減;另一方面,ITO替代材料的市場機會–曲面/軟性面板,除了在觸控面板市場嶄露頭角之外,其應用版圖正持續擴張,未來發展前景明朗;加上ITO替代材料製程技術不斷革新,因此未來ITO替代材料的市場成長潛力仍然備受看好。
事實上,目前呼聲較高的ITO替代材料為金屬網格(Metal Mesh)與銀奈米線(Silver Nanowire)。不過,Kirchmeyer分析,這些新材料對於市場而言仍然陌生,因此必須設法找到利基市場應用,而賀利氏主推的聚二氧乙基噻吩聚苯乙烯磺酸(PEDOT:PSS)–Clevios,其市場優勢則在於,這種材料對面板產業而言並不陌生;事實上,Clevios在面板中早已被做為防止電磁干擾(EMI)的屏蔽膜(Shielding Film)或是靜電防護膜,所以相較於其他替代材料,Clevios的應用更為成熟。
Kirchmeyer補充,Clevios的技術優勢在於它擁有極高的透明度,因此薄霧(Haze)生成較少;此外,相較於其他ITO替代材料,Clevios的彎曲及折疊彈性較佳,且導電率(Conductivity)並不會受彎折程度所影響。
如今,Clevios已廣泛應用於觸控式螢幕、感測器、有機發光二極體(OLED)、有機太陽能電池,以及防偽塗料等產品中,而賀利氏亦於今年的Touch Taiwan展會中展示以Clevios開發的55英吋電容觸控(PCT)螢幕,這也是全球首款以ITO替代材料打造的大尺寸觸控面板。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許多ITO替代材料供應商苦於供應鏈尚未進行整合,在應用端與供應鏈的建立基礎不夠完善,延緩市場推進的腳步。對此,Kirchmeyer則表示,相較於其他競爭方案,Clevios已然具備量產實力,且賀利氏正積極就台灣、日本、韓國等不同的區域市場建置完整的供應系統,如近期賀利氏即與日本東亞合成(Toagosei)及台灣工研院結盟,雙方除了技術合作之外,亦能協助賀利氏快速接觸地方業者,在各區域市場打造一條龍供應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