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光二極體(LED)將繼續穩居微投影機光源一哥寶座。儘管雷射微投影光源正挾較佳尺寸與光利用效率,且毋須對焦等優勢,積極搶攻市場山頭,但由於現階段成本仍高且良率低,對LED光源的威脅尚未成氣候。加上LED微投影光源技術迭有進展,已大幅拉高紅光及綠光效率,從而優化整體亮度及功耗表現,故仍將盤據微投影機光源主流地位。
歐司朗光電亞太區可見光LED市場部資深經理黃子元表示,歐司朗也在LED光源封裝方面投入大量研發心力,從而達到更佳的熱傳導,延長使用壽命。 |
歐司朗光電半導體(OSRAM Opto Semiconductors)亞太區可見光LED市場部資深經理黃子元表示,歐司朗致力提升磷化銦鎵鋁(InGaAlP)薄膜晶片及綠色磷轉換技術,並已將內嵌式微投影機的LED光源從每瓦10流明(lm/W)以下,一舉提升至每瓦超越15流明;而搭載於口袋型微投影機內的LED光源,也能在維持既有尺寸的前提下,達到300流明亮度,甚至在2012年可望進一步達成500流明的最高標準。
在磷化銦鎵鋁薄膜晶片方面,歐司朗旗下研發實驗室已開發出新一代紅色1平方毫米薄膜晶片,可在40毫安培(mA)操作電流下,實現61%的光電轉換效率,將發光效率推升至每瓦201流明;甚至在採用高功率350毫安培電流的情況下,也能將50%以上電能轉為光能,達到每瓦168流明的水準,藉以大幅提高亮度。
與此同時,透過Blue Chip ThinGaN技術,以及引進綠色磷轉換技術,歐司朗亦成功拉高綠色LED發光效率,且已能導入大眾市場。黃子元強調,綠光效率低落一直是LED光源發展的痛腳;如今,歐司朗的綠光LED已可在532奈米的波長與20毫安培的電流條件下,達到每瓦107流明的發光效率。如此一來,亦有助LED模組整體亮度及功耗突破至新境界。
也因此,黃子元認為,未來LED光源在微投影機市場將更具競爭力,不僅可支援更大的投影面積,亦可為提升色彩飽和度與對比度帶來莫大助益,加速微投影市場成形。
相形之下,雷射光源技術陣營,則因遲遲無法突破光學製程良率過低的狀況,難以擴大產能;加上目前僅有Microvision一家微機電系統(MEMS)微投影機製造商導入,市場規模較小,導致開發成本居高不下。所以,預估短期內LED光源的性價比仍將占盡市場優勢,待未來內嵌式微投影應用成形後,雷射微投影光源才有機會挾尺寸及功耗的優勢,脫穎而出。
工研院IEK產業分析師李佳恬則分析,新一代行動裝置導入微投影功能的發展備受期待,激勵微投影機開發商戮力微縮產品尺寸,以爭食商機大餅;也因此,不須加裝導光板及其他散熱元件的雷射光源技術遂開始獲得關注,包括數位光源處理(DLP)及矽基液晶(LCoS)微投影機,均有改搭雷射光源的打算,進而縮小產品尺寸及功耗。
不過,李佳恬也提到,雖然雷射光源可望實現較佳的色彩飽和度,並達到微縮光機引擎尺寸的效益,有助未來微投影機搶進行動裝置內嵌市場。然而,目前綠光雷射二極體仍未正式量產,模組良率也不成熟;再加上還有安全性、光斑等問題待解,廠商勢必會因供貨來源及零組件成本控管等顧慮,影響採納意願,預計要到2012年後才能有較顯著的市場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