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強版高速封包存取(HSPA+)在未來5年仍為行動寬頻市場主流技術。雖然目前全球電信業者聚焦於長程演進計畫(LTE)的布建與發展,但由於LTE仍有潛在的問題待解,加上HSPA+現階段的傳輸速率已可滿足多數用戶需求,因此HSPA+將取代現今的全球行動通訊系統(GSM)成為行動寬頻主流技術,而LTE須至2017後主流態勢才會更明確。
愛立信行銷長畢世朗表示,由於中國大陸與印度人口數多及個人所得的提升,促使未來亞太市場成為全球行動寬頻用戶占比最高的地區。 |
愛立信行銷長畢世朗(Arun Bhikshesvaran)表示,2011年底至今,LTE的發展地區主要仍在北美與西歐,而亞太地區、拉丁美洲、東歐和非洲等發展中國家,2012年仍將以GSM/EDGE技術為主,但HSPA+技術則有竄起態勢,這是由於西歐、拉丁美洲、東歐、中東與非洲等市場用戶快速將GSM/EDGE轉為HSPA+所致。
愛立信最新的流量與市場數據報告指出,從2012~2017年各類行動寬頻技術的用戶數來看,成長最快的是HSPA與HSPA+,2012年即可達約十八億戶,預估至2017年可達四十億戶,而LTE在2017年的用戶數為十億戶。至於GSM/EDGE的用戶數則將從今年約五十二億戶的高峰,逐漸下滑。
此外,新興國家並未直接從GSM/EDGE升級至LTE,亦為一大主因。畢世朗認為,目前新興國家仍先發展HSPA+,並將LTE視為下階段發展目標,這是由於HSPA+的產業鏈發展較LTE完整,且目前支援HSPA+的終端產品售價較能被新興國家接受,LTE智慧型手機或平板裝置相對要價仍高昂。
再者,HSPA+的頻段較易取得,利用現有的3G頻段升級即可,不若LTE技術需要各國政府極力尋求可用的頻段;更重要的是,電信業者也積極投入發展42Mbit/s傳輸速率的HSPA+,以提供更快速的資料傳輸體驗予用戶,皆帶動HSPA+用戶數不斷增長。
畢世朗認為,雖然HSPA+在未來幾年都會是電信業者發展的重點技術,且具行動寬頻市場主導地位,但是隨著LTE的發展越來越普及,最終HSPA+仍會與LTE融合,屆時LTE則將躍升行動寬頻主流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