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8年,智慧製造最明顯的進展之一,就是機器視覺、雷達技術以及電容技術等感測器技術大幅精進。同時,為因應市場對縮短產品週期和彈性製造的需求持續增加,也促使了機器人在自動化進程上靈活度和效能的高度提升。然而,智慧製造所涵蓋的範疇非常龐大,許多中小企業主恐難做到一步到位的產業升級,而搬運機器人將會是導入最快的應用。
Universal Robots創辦人暨技術長Esben H.Østergaard表示,升級智慧製造的第一步就是添購協作型機器人,以協助簡單的應用環節。例如,運用電腦數值控制工具機(CNC)支援搬運工作等,藉此為企業累積自動化導入的經驗,並能以此做為開端,持續完善自動化進程。
Østergaard進一步說明,該公司起初只專門針對中小型製造業者的需求來開發協作型機器人。後來發現,即便是大型企業也會有彈性自動化的需求。然而事實上,幾乎所有製造領域的企業都能因為使用協作機器人而受惠。若要導入協作型機器人,最好可以從簡單應用著手,例如以協作型機器人來協助搬運(Machine Tending)或鎖螺絲等。Universal Robots東北亞區總經理山根剛則認為,不僅是傳統所認知的一般與加工製造業,台灣的其他產業,如零售、物流、農業、醫療亦是極具潛力發展自動化的產業。
台灣已連續六年在全球機器人市場排名中名列第六,緊接於德國之後,是自動化的重點發展市場。山根剛分享,Universal Robots預期在2018年全球營收將成長至少50%,而包含台灣的東北亞區市場營收,則有望高於全球,成長50%以上。
另一方面,近來人工智慧技術極度受媒體關注。Østergaard指出,就像電鑽或車床一樣,機器人就是一項工具,而在機器人內部有許多先進軟體都可以被稱做人工智慧,在未來,機器人將能夠是可預測且可靠的製造工具。並且,機器人也將是製造廠房中自然生成的資料中樞,它們所具備的聯網和運算能力,能於製造環境中蒐集所有相關應用的數據資料。同時,機器人在廠房中的高適用性也使其能輕鬆執行不同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