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標準快速演進,市場需求變化的速度也變得越來越快。為了加速產品研發與量產的時程,應用開發商在導入新技術時,多半相當倚賴量測儀器業者所提供的客製化解決方案,不管是在研發端或產線量測端都是如此。不過,如果要進一步加快產品上市時程,應用開發商在某種程度上,仍須建立起自行撰寫自動測試軟體的核心能力。
羅德史瓦茲(R&S)系統及工程維修服務部經理盧明政表示,目前技術與市場需求變化的速度太快,雖然量測儀器業者大多具備在地的軟體支援團隊,可以幫客戶撰寫各種客製化量測軟體,以滿足其特殊需求,但為了爭取更多產品開發或量產上的時效,應用開發商仍應審慎思考,將部分客製化量測軟體的開發能力納入自己的團隊裡。
舉例來說,台灣電動機車品牌廠Gogoro在開發自家的電動機車時,R&S在台灣的軟體團隊曾協助其開發測試程式。當時就是以R&S提供程式碼範本(Sample Code),Gogoro團隊則以此為基礎,不斷自行添加新的程式功能,來滿足自己研發上的特殊需求。
盧明政進一步分析,一開始由儀器商提供軟體客製化方面的協助是沒有問題的,但之後客戶的應用產品會不斷變化、改版,衍生出新的測試需求,如果每次開發新產品都要等儀器商的軟體團隊來提供支援,恐怕會喪失市場先機。因此,R&S會鼓勵客戶自己試著去做看看,R&S的支援團隊則從旁輔助,希望慢慢幫客戶建立起自己動手改軟體的核心能力。
事實上,如果開發商凡事都要依賴儀器商的軟體團隊來支援,延誤時機的風險不小。以R&S的經驗來看,隨著客戶的產品不斷改版,客戶很容易開始抱怨,認為儀器商服務的速度好像變慢。但其原因是,儀器商畢竟是外人,無法完全掌握客戶在研發實驗室或生產現場所發生的狀況。因此儀器商常須耗費大量時間在了解狀況上,這對服務效率勢必會有所影響。
舉例來說,某個客戶的產品有A和B兩個版本,功能上只有一點點差別,例如通訊所使用的頻段(band)多一個或少一個,這時候客戶如果願意先花幾個月的時間來熟悉軟體環境、程式語法,就可以在儀器商所提供的程式範本上做簡單的調整、修改,很快就可以滿足自己的量測需求。
然而,以產業的風氣來看,時常是把所有的關鍵量測技術綁在儀器商身上,許多客戶也欣然接受,因為這樣會省事許多。不過,當核心技術都不在內部公司,對客戶是否利大於弊,是值得三思的。R&S希望藉由循序漸進的方式,幫助客戶和公司本身的成長,來建立穩健的合作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