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電第二季續創佳績。繼第一季以40奈米(nm)先進製程,刺激毛利率顯著回溫後,聯電第二季因成功掌握一波亞太區IC設計業者對28奈米和特殊製程的需求,營收和毛利率皆再上層樓,分別季增14.8%和3.2%,且產能利用率亦從上季的78%攀升至85%;預估此一成長動能可望延續至今年第三季,並帶動晶圓出貨片數再提高3~4%,而營收表現也將微幅加溫。
聯電執行長顏博文認為,聯電2013年第二季整體營運表現優於預期,而第三季也可望延續成長動能。 |
聯電執行長顏博文表示,聯電今年第二季營收成長超越傳統季節性的表現,主因除了高毛利的65奈米以下先進製程占營收比重持續提高外,在中國大陸行動運算相關晶片代工,以及特殊高壓和客製化製程市場亦有所斬獲,挹注晶圓出貨成長動能。此外,聯電旗下的和艦八吋廠在中國的營運狀況和產能利用率更處於高峰,現正朝0.15微米(µm)以下製程邁進,以提高未來的接單能力。
事實上,在台灣和中國大陸行動處理器、無線區域網路(Wi-Fi)晶片需求帶動下,聯電40奈米占營收比重較前一季再增加2%,來到20%占比新高;同時,該公司近期在新加坡12吋廠建置高階特殊製程研發中心,並持續加碼設備、開發工具與研發投資,已成功吸引大量觸控IC、電源管理晶片(PMIC)、影像訊號處理器(ISP)、CMOS影像感測器(CIS)和液晶顯示(LCD)驅動IC客戶投片,目前特殊製程已占整體營收高達三成比重。
顏博文強調,近來中國大陸IC設計業者對65、40奈米及高壓特殊製程的需求相當強勁,下單踴躍,遂激勵聯電加緊擴產,並與客戶投入早期研發合作,打造客製化製程服務。由於聯電提供完整製程服務與多元平台選項,因此已順利獲得該地區許多客戶青睞,是第二季營收加溫的一大因素。
據悉,聯電中國大陸營收占比已上升至10%,預估未來還可繼續上揚。隨著中國大陸晶片商加速往28奈米製程邁進,聯電亦部署28奈米低功耗Poly/SiON和高效能高介電係數金屬閘極(HKMG)兩大製程,做為擴張事業版圖的重要武器。該公司現已開始供應28奈米Poly/SiON方案,並備妥一萬片月產能,產線全面滿載,預估至今年第四季可望占總營收1~2%水準;至於28奈米HKMG則將於明年首季量產。
顏博文透露,聯電28奈米量產製程採用與台積電相同的閘極後製(Gate-last)方案,相較於其他晶圓代工競爭對手的閘極先製(Gate-first)技術,較易與目前市場上的晶片設計接軌,因此在開始運轉後,旋即成為國際晶片大廠投產28奈米的第二選擇;並已逐漸成為第二波28奈米導入業者的首選,現已與數家客戶進入Design in階段。
隨著時序進入第三季旺季,聯電營運可望再繳出優異的成績單。顏博文指出,第三季該公司先進製程占比還會再攀高,且特殊製程產品陣容和合作案將更加多元,將使營業利益率達到6~9%,優於第二季3.6%的表現;而毛利率和產能利用率也將維持與第二季相同的水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