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準第三代通用序列匯流排(USB 3.0)廣泛應用在消費性電子,史恩希(SMSC)推出USB 3.0遠端繪圖晶片,透過特殊的壓縮技術,使高畫質影像可在多重螢幕中顯示,主要鎖定考量低成本且須創造虛擬教學環境的校園市場。
史恩希行銷總監Mark Fu看好USB 3.0將廣泛應用於消費性電子,透過該公司的壓縮技術,可使高畫質多重螢幕顯示更加流暢。 |
史恩希行銷總監Mark Fu表示,雖然目前已有廠商推出USB 2.0高畫質影像傳輸技術,但仍受限於頻寬,使壓縮技術成為關鍵。透過史恩希技術,傳輸資料先經主控端的壓縮軟體處理,再由USB傳輸至晶片處理器,還原後由螢幕顯示,降低失真情形並減少延遲發生。
USB 3.0雖具備高傳輸速度的優勢,但受到英特爾(Intel)和超微(AMD)於自家主機板參考設計中導入此傳輸標準的時程延遲,使USB 3.0仍未大量應用。Fu預估,USB 3.0約在2011年底至2012年廣泛導入試場應用,因此推出USB 3.0晶片在相關應用市場先搶為快。
由於消費性電子傳輸介面精簡化,USB廣泛被運用在各種終端產品,加上USB 3.0傳輸速度達前一代的十倍,且能傳輸電力,Fu認為,USB 3.0具備優勢對抗高畫質多媒體介面(HDMI)系列,有助未來實現低耗電的行動裝置傳輸高畫質影像,讓可攜式裝置演變另一種形式的儲存裝置。而相關的USB影像傳輸標準也將在未來制定。
雖然USB 3.0據有向下相容的能力,但由於史恩希USB 3.0遠端繪圖晶片價格較USB 2.0產品昂貴,加上市場未普及,目前應用市場仍以USB 2.0為主流,史恩希則分別針對USB 2.0、3.0推出相對應晶片。
史恩希已購併Kleer和STS發展無線音訊產品,有鑑於高畫質無線傳輸技術將在數位家庭中扮演重要角色,Fu表示,該公司未來有意以合作或購併的方式,拓展高速無線傳輸應用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