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能發電系統加裝功率優化器(Optimizer)可大幅提升轉換效率,並將逆變器(Inverter)功能化繁為簡降低成本。為實現智慧型太陽能發電系統,裝置功率優化器可確實讓每一個太陽能電池發揮最佳效能,並隨時監控電池耗損狀態。
意法半導體(ST)電源管理專案經理王建田表示,加裝功率優化器後,不僅可簡化逆變器功能,使其專注於電流轉換的工作,更可強化最佳功率追蹤的運算功能,進而提高太陽能光電轉換效率。 |
意法半導體(ST)電源管理專案經理王建田表示,過往太陽能逆變器是連接太陽能發電系統與市電的關鍵元件,因此,通常逆變器會對太陽能電池作出最佳功率點追蹤(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ing, MPPT)以提高光電轉換效率。然而,由於傳統集中式逆變器的最佳功率點追蹤功能是一次須對數十個以上的太陽能電池作出反應,往往導致無法確實做到最佳功率點追蹤,進而使轉換效率低落,且無法即時得知電池耗損狀況,而上述這些問題,現今只要加裝功率優化器即可迎刃而解。
王建田進一步表示,功率優化器是介於發電系統與逆變器之間的裝置,主要任務是替代逆變器原本的最佳功率點追蹤功能。功率優化器藉由將線路簡化以及單一太陽能電池即對應一個功率優化器等方式,以類比式進行極為快速的最佳功率點追蹤掃描,進而讓每一個太陽能電池皆可確實達到最佳功率點追蹤,除此之外,還能藉置入通訊晶片隨時隨地監控電池狀態,即時回報問題讓相關人員儘速維修。
據了解,ST為掌握此一市場商機,已推出一款功率優化器–SPV1020。該功率優化器經測試後,在一般正常日照情況下,可較無優化器的太陽能電池多出12%的轉換效率;若是在有陰影遮蔽的日照情況下,則發電效率則比沒有安裝功率優化器多出38%。由此數據顯見,有無裝置功率優化器對轉換效率的影響極大,而轉換效率差異如此懸殊的關鍵因素,則在於功率優化器在最佳功率點追蹤運算功能方面能較逆變器發揮的更好、更穩定,因此無論是在日照或陰影遮蔽下,皆可讓太陽能電池的轉換效率達到最佳的數據。
事實上,ST與台達電早在2010年6月即開始針對SPV1020功率優化器進行合作計畫,在經過產品測試、驗證後,台達電已正式向ST採購該功率優化器的晶片,目前台達電已做出相關的原型機供其客戶測試,預計2013年此系列產品將開始量產,未來主要將應用在大型太陽能發電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