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行車效率/安全 韓國車載資通訊推廣有成

作者: 黃慧雯
2010 年 04 月 27 日

韓國自1991年發展車載資通訊以來,在政府政策支持下,於各類車輛的行車安全與效率層面皆已見成果。為進一步加強車載資通訊系統相關建設,韓國政府預計於2012~2020年間,持續投入11億5,200萬美元的資金,同時來台向台灣廠商招手,盼能結合台灣資通訊產業的優勢。
 




韓國車載資通訊商業公會策略企劃部長Stacy Kang表示,資通訊於運輸系統的應用不僅限於汽車領域,未來在飛航及海航領域,也有發展天地。



針對車載資通訊系統目前於韓國的應用情況,韓國車載資通訊商業公會(KOTBA)策略企劃部長Stacy Kang表示,先進交通管理系統(Advanced Traffic Management Systems, ATMS)已於全國二十五個城市推行,包含首爾及釜山等地,並已應用於14%高速公路及92%的快速道路,該系統分為資訊收集、資訊監視與處理、資訊提供三階段,能夠妥善管理車流量減少塞車情況並加速緊急交通意外的處置,在各路口平均提升每小時10公里的行車速度。此外,採用高速公路電子收費系統,已將每小時通車量自人工收費方式的四百五十輛提升到一千八百輛,可妥善運用車載資通訊中車流量管制、交通意外管理功能改善塞車情況。
 



另外,公車資訊/管理系統(Bus Information Systems, BIS/Bus Management Systems, BMS)及快速公車運輸(Bus Rapid Transit, BRT)系統共同提升公車運輸的準確與效率,每月公車事故發生件數也從平均六百五十九件下降到四百九十三件,民眾對於BRT的滿意度也高達81.8%。且配合可通行全國的電子收費卡(Electric Fare Collection & Card),提升民眾搭乘大眾交通運輸工具的意願,進而達到節能的效果。



致力於生產車載單元(OBU)的Itronics則就廠商面分享車載資通訊產品演進技術。Itronics資深研究員KIM TaeKook表示,該公司的產品分為紅外線與射頻(RF)產品線,紅外線產品自最初須要更換電池且配置峰鳴器及液晶顯示器(LCD),演進至背光LCD或有機發光二極體(OLED)顯示器及可充電電池,至今已發展到可使用太陽能充電的階段。另RF產品也從電源補充的角色、發展到內建全球衛星定位系統(GPS)且已可支援高速公路路況的偵測,因RF產品的設計彈性,已開始漸漸取代IR產品。
 



Kang指出,未來資通訊產業的發展可能性極大,台灣本身在資訊產業的基礎上,擁有製造技術的優勢,尤其資通訊系統的應用不僅限於汽車,尚能應用於飛機及船運領域,台灣如何能在此優勢上,藉由加強行銷的方式以在世界的舞臺上推廣台灣的產品,是各界可以共同努力的目標。

標籤
相關文章

安諾亞射頻天線波段寬廣 微型化天線模組增加設計彈性

2005 年 11 月 14 日

挾定位技術 GPS攻占M2M灘頭堡

2010 年 03 月 01 日

不畏砷化鎵PA CMOS PA捲土重來

2010 年 03 月 02 日

Femtocell出貨增 ODM/CM模式興起

2010 年 03 月 23 日

祭出相容策略 瑞薩迎戰ARM核心MCU大軍

2011 年 11 月 10 日

拉攏晶片業者 儀器商搶占802.11ac測試商機

2012 年 09 月 06 日
前一篇
擴大普及 電子書全彩化/商業模式難題待解
下一篇
ST2010年第一季財報淨利潤達5700萬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