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半導體製程不斷朝向更小技術節點邁進,研發和製造成本也急遽攀升;特別是進入1x奈米世代後,這種情狀將更加明顯。也因此,半導體業者藉由購併掌握更大需求規模的情形將持續上演,以提高採用先進製程生產的晶片經濟效益。
拓墣產業研究所產業顧問中心產業分析師林建宏表示,在摩爾定律的驅動下,以往晶片價格並不會隨著先進製程的導入而大幅增長,因此能率先進入先進製程的的廠商即能掌握較大優勢;但今日16或14奈米製程因採用鰭式電晶體(FinFET)技術,不僅設計和製程複雜度上升,導致良率提升也更加困難,產品研發與生產成本也大大攀升,經濟效益已不若從前明顯。
另一方面,隨著IC設計複雜程度提高,由IC設計到產出的人力成本也會同步增加。據了解,以現階段28奈米和2015年即將上線的16奈米製程做比較,人力成本支出上升將近三點五倍,最終結果是並非每個IC設計業者都將傾向朝下一製程節點前進。
對此,林建宏認為,由20奈米後的製程來看,IC設計業者為了避免研發新特色造成巨大的成本變動,僅能採取市場區隔的方式,如分別主攻高階或低階市場,如此才有獲利空間。同時,對於想在產品上增加新特色或進入20奈米以下製程的公司,因必須取得更具規模的經濟,可以預期2015年業界以合併或收購換取入場券的方式將持續發酵。
舉例來說,由於IC設計業者的成本提高,因此晶圓廠、設計服務公司或IP公司就會盡量組成聯盟,以達成設計成本的下降。此外,高階製程的發展仍須仰賴新的需求推動,包括使用高階製程的產品需求增加,以及新的市場出現,讓原來不經濟的規模變得經濟。
觀察2015年,半導體產業面臨最大的挑戰是來自於高階製程的不經濟,並可能長期影響整體產業的成長動能,特別是對IC設計與製造方面。林建宏點出,2015年雖然估計仍會有產值的成長,但如何能在經濟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改善公司體質或增加研發動能,以突破所謂製程不經濟的狀態,將是2015年半導體產業最大的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