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大陸智慧型手機品牌廠正全力搶攻新興市場。受惠低價智慧型手機市場蓬勃發展,讓華為、中興、聯想、魅族以及小米等中國大陸本土手機業者,快速在市場上嶄露頭角,並已逐漸威脅到國際智慧型手機品牌業者的市場地位。
工研院通訊系統研究部經理王英裕指出,中國大陸智慧型手機業者憑藉高性價比產品,正加速擴張新興市場市占率。 |
工研院通訊系統研究部經理王英裕表示,由於智慧型手機的成長動能已開始從西歐與北美等成熟市場轉向新興市場,因此吸引各家手機品牌擴大布局中國大陸、印度、中南美與東南亞,並透過低廉售價、高規格零組件與營運商標案模式積極搶占市占率,而此一轉變也使得國際品牌業者的競爭優勢難以彰顯,同時讓中國大陸手機業者的勢力抬頭。以中國大陸市場為例,2012上半年前十大中國智慧型手機品牌中,中國本土品牌業者即占五席;其中,華為與中興更已躋身全球前十大手機品牌之列。
儘管中國大陸手機業者主打低價智慧型手機,但其硬體規格仍緊追國際品牌大廠,而此一高性價比優勢正好成為吸引消費者目光的關鍵利器。王英裕分析,隨著記憶體、面板與應用處理器等手機主要電子零組件價格日益下滑,中國大陸手機業者為搶占市占率,亦紛紛採用如三星記憶體、高通(Qualcomm)處理器等高階零組件,使得國際品牌業者在硬體上的優勢已逐漸式微。
除低價與高規格零組件外,電信營運商的手機銷售標案模式亦成為中國大陸手機業者擴大市占的重要助力。王英裕解釋,新興市場的電信營運商為獲得更高利潤,並提供消費者客製化機種,遂以標案模式進行手機銷售;而此一方式將對製造成本與人力較高的國際品牌業者造成相當大的挑戰,反觀,二、三線手機業者則先求有量,再求利潤,因此較容易與電信營運商達成合作協議。
在終端售價、硬體規格與銷售通路等三方面皆同時到位後,2013年低價智慧型手機市場產值勢必將持續擴張。王英裕認為,擅長壓低成本的中國大陸手機業者可望在此一市場占得先機,但國際品牌業者也非省油的燈,亦將開始加碼投資低價智慧型手機產品線開發,藉此搶食新興市場商機。
根據工研院最新資料統計顯示,2012年高階智慧型手機仍占全球智慧型手機市場70%以上,但隨著新興市場低價需求快速升溫,預計2016年中低階智慧型手機市占率將逼近40%,而此一趨勢轉變亦同時確立行動裝置逐步走向M型化,未來300~700美元之間的中價智慧型手機銷售量恐將面臨瓶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