搶搭3D/Smart TV熱潮 深度攝影鏡頭後勢看俏

作者: 黃耀瑋
2011 年 12 月 08 日

三維電視(3D TV)與智慧電視(Smart TV)將掀起一股搭載深度攝影鏡頭(Depth Camera)的風潮。由於深度攝影鏡頭可為3D與智慧電視,實現更多軟體服務和互動人機介面,市場身價已逐漸看漲。目前,工研院已設計出一套立體深度影像辨識演算法,並與台灣一線電視主晶片開發商密切合作,預計在2013年正式推出商品。


工研院南分院人機互動科技中心視覺互動技術部副理陳柏戎表示,工研院亦有研發人臉辨識演算機制,可追蹤六十個以上的臉部特徵點,呈現極細膩的表情變化。




工研院南分院人機互動科技中心視覺互動技術部副理陳柏戎表示,2012~2015年間,3D及智慧電視出貨量將有明顯增長,並將順勢帶動深度攝影鏡頭的導入潮,以實現更多軟體及應用程式服務;包括體感互動、人臉和手部辨識,甚至於實現虛擬觸控等應用,可望引爆龐大的遊戲及人機介面商機,令電視主晶片/品牌商、鏡頭模組(CCM)製造商趨之若鶩。預估2012年起,外掛式深度攝影鏡頭的出貨量將有爆炸性成長。


值得注意的是,工研院為扶植台灣電視產業,強化與日、韓、中廠商競爭的籌碼,已開發出一套立體深度影像辨識演算法,有助電視主晶片業者插旗此一新興市場。陳柏戎分析,由於深度攝影鏡頭擷取到的資料終要回到晶片端做處理,故電視主晶片須支援新的演算法機制,才能發揮深度攝影鏡頭的效益。因此,目前國內一線電視主晶片大廠如聯發科、晨星等,均積極與工研院合作開發立體深度影像辨識解決方案,預期2012年即有相關晶片問世;而經過產品導入設計、測試等過程,2013年亦可望正式商用,成為3D和智慧電視嶄新的功能賣點。


事實上,業界普遍認為3D電視僅是新增3D功能的電視,而不是一項創新產品,因此,電視廠商遂進一步尋求與3D影像進行體感互動的新境界,方能增添賣點;而如此一來,也間接帶動搭載深度攝影鏡頭的需求。陳柏戎指出,經由深度攝影鏡頭模擬使用者的3D動作,並算出與電視之間的距離後,不僅能豐富各種3D體感應用,未來亦可望實現虛擬觸控人機介面,讓鋼鐵人電影中的科幻情境真實上演。


據了解,3D影像係透過左右畫面重疊的原理來呈現3D效果,同樣的,要捕捉3D動態資訊來實現體感互動,也須透過左右各一顆鏡頭的深度攝影機,同步擷取平面X、Y軸資訊,以及感測深度立體感的Z軸動作,也因此,3D電視搭載深度攝影鏡頭已蔚為一股風潮。


與此同時,廠商在開發智慧電視的體感人機介面時,亦面臨動作參數精準度偏低的難題,透過深度攝影鏡頭的協助,則可利用區域相對位置的編碼運算法,進而克服影像估算正確率偏低的瓶頸,並解決光線不足、背景干擾等狀況下所產生的誤判情形,有助加速體感應用導入智慧電視。


陳柏戎提到,深度攝影鏡頭搭載立體深度影像辨識演算法後,在2公尺範圍內,動作辨識度可達1.2公分範圍;而用於游標控制時,手部追蹤誤差值亦小於2公分以下;加上模組成本僅須微軟(Microsoft)Kinect的三分之一,對欲切入影像感測辨識的國內廠商而言是為一大利多。

標籤
相關文章

吸收晨星技術/資金 聯發科衝刺高階晶片市占

2012 年 06 月 27 日

向NVIDIA/聯發下戰帖 高通四核S4出擊

2012 年 07 月 31 日

瞄準3G 晨星布局TD-SCDMA手機晶片

2011 年 02 月 16 日

Win 8/iPhone 4S護航 藍牙4.0遍地開花

2011 年 10 月 20 日

增添新戰力 Imagination擴充GPU矽智財陣容

2012 年 06 月 26 日

高通、英特爾造勢 智慧手機掀手勢控制潮

2012 年 07 月 17 日
前一篇
分散CIGS投資風險 現代重工祭合資策略
下一篇
羅姆發表低導通電阻高耐壓型MOSF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