搶當無線充電主流 磁共振標準競爭開打

作者: 陳韋豪
2014 年 08 月 27 日

無線充電朝向磁共振發展的趨勢已幾乎底定,但在兩大磁共振標準無法兼容的情況下,該採用何種規範旋即成為業界關注的議題;其中,包含方案價格、技術挑戰、發展前景等因素,都可能影響下一階段市場的發展態勢。


無論是WPC或A4WP陣營都有其發展優勢,且標準幾近同時發布,因而難以立馬分出高下。在Rezence標準方面,高通(Qualcomm)無線充電產品資深總監Mark Hunsicker表示,相對於WPC與PMA主要著重於磁感應無線充電領域,A4WP長期以來投入磁共振技術的研發,已克服諸多商用的技術挑戰;加上其認證品項符合政府相關規定,未來將有利於磁共振無線充電應用的發展。


德州儀器(TI)電池管理市場經理文司華認為,兩種磁共振標準同樣朝向更大的空間自由度演進,很難比較誰優誰劣,但就聯盟發展角度來看,WPC由於磁感應技術在市場上已有一定滲透率,因此若未來發展出較為成熟的磁共振技術,並以兼容1.1版標準的方式延續既有市占,對其後續的發展將會非常有利。


高創行銷部副理王世偉指出,以磁共振技術的原理來看,無論何種標準都能達到一定程度的充電距離擴展。WPC因較早步入商用,無論是在客戶群或技術突破方面都已累積了一定基礎;同時,藉由PowerbyProxi等廠商的加入,也讓其共振技術有了大幅躍進。下一階段WPC的競爭優勢,可能在於如何整合兩種技術,以提供市場更全面的方案。


不過,無線充電並非一項全新技術,採用磁感應方案的產品也已趨近成熟;而磁共振方案未能普及,很大一部分原因在於物料成本的考量,這也將會是接下來兩大標準所要解決的問題。對此,十銓行動應用事業處產品總監林家成分析,A4WP的問題在於成本依然太高,包含選擇運行於6.78MHz,因此須相應使用價格昂貴的製程與元件,同時系統加入藍牙低功耗做為通訊機制,在在墊高了總體成本。


另外由區域市場來看,林家成點出歐美較為傾向支持A4WP標準,而亞洲則偏向WPC聯盟。在這種各有市場支持的情況下,最終平衡點會倒向哪一邊,仍須陣營間各自努力。

標籤
相關文章

2011年台商量產彩色化Ch-LCD

2010 年 02 月 26 日

NI/太克軟硬兼施 PXI系統搶進示波器領域

2011 年 05 月 19 日

離子植入系統大革新 PV電池效率突破22%

2013 年 09 月 30 日

強化軟硬體支援 新版樹莓派平台功能翻新

2014 年 08 月 19 日

硬體/軟體/雲端三合一 司亞樂全力進攻物聯網市場

2016 年 07 月 13 日

工業版樹莓派問世 加速工業應用開發

2020 年 03 月 06 日
前一篇
配備可調式安全系統 輕巧工業型機器人再進化
下一篇
數位隔離技術襄助 馬達閘極驅動器可靠度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