搶食LED TV商機 台日韓競爭白熱化

作者: 林苑晴
2010 年 01 月 26 日

歷經金融海嘯席捲,歐洲、北美、日本、台灣及中國大陸發光二極體(LED)封裝產值與成長率皆中箭落馬,然韓國卻一枝獨秀,仍可逆勢成長。相較於筆記型電腦與桌上型顯示器,台灣面板廠在液晶電視的LED背光源模組市場掌握度略顯不足,預期韓國LED勢力的迅速崛起,將導致台韓日三國業者在LED TV市場的競爭更加激烈。




美商顯像資訊管理顧問全球副總裁暨大中華區總裁謝勤益認為,隨著薄型化、環保趨勢推波助瀾之下,未來19吋、22吋桌上型顯示器可望成為家中的第二台或第三台LED TV。



美商顯像資訊管理顧問(DisplaySearch)全球副總裁暨大中華區總裁謝勤益表示,台灣切入LED TV時間點確實稍顯落後,主因為三星生產的LED背光源模組會優先供貨給自家的液晶電視,而台灣面板廠商錯失LED TV市場先機的癥結點正在於開發的LED背光源模組缺乏品牌銷售的出海口。
 



另一方面,由於LED TV背光源所需的LED顆數是筆記型電腦的數十倍,一旦滲透率達10%,全球LED產能將會供不應求。三星為防止缺貨,與三星電機合資成立三星LED,並已於2009年4月正式成立運作。然國內新奇美、友達亦非省油的燈,新奇美轉投資子公司奇力光電與友達旗下LED廠商隆達電子已競相擴充LED產能。此外,原本已順利打入三星、樂金LED TV供應鏈的晶元光電、億光、璨圓、廣鎵等國內LED供應商也因應產能吃緊積極擴產,後續恐將引發產能過剩的隱憂。
 



隨著三星、樂金持續加碼投資4吋LED晶圓廠,以及擴建有機金屬化學氣相磊晶(MOCVD)機台,後續對台灣LED廠商的影響實不容小覷,惟晶片良率為一大考驗,將會是產業界持續密切觀察的重點。至於日商方面,夏普(Sharp)為LED TV布局最積極的面板商,垂直供應鏈整合度相當完整,除了上游的LED晶片由日亞(Nichia)供應外,包括封裝、背光源模組、系統整合等皆一步到位,主要供貨的LED TV品牌客戶囊括飛利浦(Philips)、東芝(Toshiba)、索尼(Sony)、樂金與三星。
 



由於三星、樂金、新奇美、友達等面板廠商競相擴產LED TV背光模組,可望加速擴大LED TV市場滲透率,謝勤益預估,未來7~8年內,傳統液晶電視將逐步退出電視市場,而由LED TV取而代之。

標籤
相關文章

台日韓業者強壓中國大陸面板地頭蛇

2010 年 01 月 27 日

刺激新興市場買氣 面板廠祭新尺寸策略

2012 年 02 月 14 日

台/日/韓競逐顯示技術 Oxide TFT/3D成亮點

2011 年 06 月 17 日

Google/蘋果戰線延伸 智慧電視市場劍拔弩張

2011 年 09 月 05 日

台廠大會師 經濟部籌組AMOLED聯盟

2012 年 03 月 08 日

邁向In-cell終極目標 面板廠攻單層自電容感應

2013 年 01 月 21 日
前一篇
英飛凌功率切換裝置適用於省電家電
下一篇
厲行節能減碳 能源之星認證玩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