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日前宣布第二代Google TV作業系統將採用Honeycomb,並推出新版Android軟體開發套件(SDK),讓軟體開發商可快速將平板電腦及智慧型手機的應用程式移植至Google TV上,強化Android Market的支援能力,以消弭市場對Google TV軟體應用貧乏的疑慮,從而吸引更多晶片和品牌製造商投入。
資策會MIC資深產業分析師李建勳表示,由於現階段大部分電視機無聯網能力,須藉由機上盒來支援,因此估計在未來3~5年內,機上盒仍具高度發展潛力。 |
資策會MIC資深產業分析師李建勳表示,Google TV在北美市場推出已年餘,買氣始終平淡,加上三星(Samsung)及索尼(Sony)的聯網電視(Internet TV)今年銷售量也不甚樂觀,導致整個市場氛圍籠罩著不確定性;故2011年雖被視為Smart TV的發展元年,然截至目前為止,市場發展並不如預期。也因此,Google已針對應用程式不足的問題加以改善,期激勵市場消費意願。
李建勳指出,第二代Google TV將採用專為平板電腦開發的Android 3.1–Honeycomb作業平台,且近期也針對Google TV釋出新版的Android SDK,除使用者介面大幅改變外,最重要的是加入Android Market的支援,可望促成電視應用程式遍地開花的局面,一掃晶片商和電視品牌廠對投入智慧電視(Smart TV)開發卻無後端服務撐腰的疑慮,對整個智慧電視產業鏈而言,將有莫大助益。
不僅如此,未來Google TV再升級至Android 4.0–Ice Cream Sandwich後,更可建構出橫跨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與智慧電視等終端裝置的使用情境,發展出內容共享、應用程式互通的優勢,打造出全新的商業模式。
李建勳分析,智慧電視的營利模式為直接收取廣告、服務及應用程式下載費用,因而可為品牌電視廠開闢新的獲利來源,所以,在Google大力拓展電視加值服務之際,電視品牌廠也可順水推舟,加碼投資智慧電視,進而搶攻此一龐大商機。
值得注意的是,現今消費者家中的電視機周圍少有網路接口,因此,在智慧電視發展的推助下,毋須另行布線的無線區域網路(Wi-Fi)方案需求勢將水漲船高。為搶攻此一商機,Wi-Fi晶片商已積極與電視機晶片業者展開合作,從雷凌與聯發科合併,以及瑞昱和晨星的合作,即可窺見端倪。
除內嵌式Wi-Fi方案商機勃勃外,外接式Wi-Fi模組的需求也同樣可期。李建勳表示,電視內建Wi-Fi模組會增加電路設計難度及成本,除高階機種採內建方式外,其餘皆偏向採用外接Dongle方式,因此,相關Wi-Fi模組廠如海華、智易、正文和明泰等,也可望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