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規格助力 NFC連結安全性大增

作者: 李依頻
2015 年 07 月 02 日

NFC論壇近日發表數項新NFC規格,將可改善射頻通訊、裝置識別性能,並達到更安全的點對點(P2P)通訊,同時能延展射頻介面,以優化和擴展P2P與記憶體標籤通訊。目前相關規格已可於NFC論壇官網站下載。


NFC論壇主席Koichi Tagawa表示,藉由這些規格的發布,NFC論壇的技術工作小組可讓NFC通訊達到更強固、更彈性、資訊更豐且更安全的效能,確保在各種使用情境中的使用者體驗。


這些新規格的問世將持續為NFC技術注入新的發展動能。根據研究機構Strategy Analytics,目前全球約有超過十億部配備NFC功能的裝置,預期至2016年底,出貨量將可突破二十億大關。


目前已定義兩個新的NFC規格。第一個是RTD裝置資訊1.0,其定義裝置資訊記錄類型,用以傳送基礎裝置模型和辨識資訊。該裝置資訊記錄的目的是讓不同載具或服務類型可透過通用的記錄格式傳送主控端資訊。


另一個新規格則是NFC類比技術規格1.1版,其定義NFC論壇裝置射頻介面的類比特性,新版本包含一些技術改變,將對NFC接收端裝置在運作現場帶來影響。


另外,還有兩個新候選規格:NFC邏輯鏈路控制協定(LLCP)候選規格1.3版,其針對任何可雙向通訊的NFC應用,定義支援兩部NFC裝置P2P通訊的新協定。LLCP規格候選1.3版增加未經授權的安全資料傳輸選項,以確認對等裝置間的隱私和交換訊息的機密性。


另一個NFC控制器介面(NCI)候選規格2.0版,其定義在NFC裝置和NFC控制器間,以及裝置的主要應用處理器的標準介面。NCI 2.0介紹射頻介面延展的概念,以最佳化P2P和記憶體標籤通訊的資訊交換。該收聽模式(Listen Mode)路由機制提供NFC裝置和多種安全元件更多彈性。此新版本提供NFC控制器自主的模擬NFC論壇標籤選項,以及高階射頻介面以與NFC論壇標籤通訊。NCI 2.0支援主動通訊模式(ACM)可用於P2P通訊和Type V技術,允許NFC裝置與更大範圍的裝置和標籤通訊。

標籤
相關文章

Signature RTD 2.0規格通過 NFC標籤安全掛保證

2015 年 04 月 21 日

搶占8位元微控制器商機 笙泉以產品效能擴張版圖

2006 年 09 月 28 日

老將新秀火力全開 USB 3.0卡位戰開打

2010 年 01 月 11 日

Kindle/Nook降價 低價/彩色電子書賣相佳

2010 年 12 月 06 日

策略大轉彎 NI新款CompactRIO全面導入Linux RT

2013 年 08 月 20 日

模組化開發套件問世 固態光達應用更多元

2016 年 09 月 14 日
前一篇
搶進中小型企業市場 明導祭出低價PCB設計軟體
下一篇
Littelfuse新款瞬態抑制二極體陣列具低電路板占用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