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進廠爭卡位 電容式指紋辨識恐掀專利戰

作者: 蘇宇庭
2014 年 08 月 21 日

電容式指紋辨識市場山雨欲來。蘋果(Apple) iPhone 5s掀起指紋辨識應用風潮後,許多中國大陸及台灣業者已紛紛投入電容式指紋辨識方案開發。不過,由於AuthenTec、Validity及Fingerprint Cards三大廠早已在此領域設下重重專利壁壘,後進廠商若稍一不慎,恐將吃上侵權官司。


金佶科技副總經理巫仁杰表示,指紋辨識技術主要有五類,分別為電容式、壓力感測、熱感測、超音波及光學感測;其中,因蘋果率先將電容式指紋辨識方案導入到智慧型手機,且今年下半年預計推出的iPad Mini也可望新增指紋辨識功能,遂讓電容式指紋辨識方案出線,一舉成為業界關注焦點。


巫仁杰觀察,從去年底至今,中國大陸及台灣已有許多指紋辨識廠商冒出頭,如聯發科於深圳轉投資的匯頂、上海的思立微;台灣的茂承科技、敦泰、神盾、映智及義隆等,且眾家廠商皆有志一同鎖定電容式指紋辨識方案進行研發工作。


不過,巫仁杰進一步指出,早在蘋果收購AuthenTec且將指紋辨識方案導入到iPhone 5s之前,電容式指紋辨識市場早已呈現由AuthenTec、瑞典的Fingerprint Cards及後來為新思國際(Synaptics)所購併的Validity三強鼎立的局面,且三大廠在指紋辨識技術上皆有嚴密的專利布局。如今,後兩者已成為非蘋陣營及中國大陸一線手機廠的主要供貨來源,這不只為後進者設下重重專利壁壘,且廠商在產能、議價空間上都會遇到阻礙。


巫仁杰分析,電容式指紋辨識方案本身就是裸露的半導體晶片,粗估一百萬顆指紋辨識晶片須切割三千片晶圓(通常為8吋晶圓);以此推估,在三巨頭寡占市場下,其他電容式指紋辨識廠商若無法掌握基本訂單數量,將難取得晶圓廠穩定產能的奧援。


另一方面,電容式感測器除了歷經晶圓切割流程外,還須加上後段半導體封裝測試工作,因此整體生產成本原就偏高,若製造商在生產端無法擁有以量制價的優勢,將進一步壓縮客戶端的議價空間。


不過,巫仁杰認為,敦泰、匯頂、義隆、思立威及新思國際等觸控IC廠商,因為原本就有固定的晶圓廠夥伴與客戶支持,可望循此渠道快速得到指紋辨識模組的產能,因此相較於其他獨立型的電容式指紋辨識廠將具有更多優勢;而觸控IC廠競相切入指紋辨識領域,也揭示了未來指紋辨識模組可望與觸控面板整合的趨勢。

標籤
相關文章

蘋果專利再下一城 觸控應用戰2年後引爆

2011 年 07 月 01 日

發展條件未成熟 2012年智慧電視成長有限

2012 年 01 月 10 日

解析度超越Full HD標準 新iPad技壓各家平板

2012 年 03 月 09 日

正面解鎖/全螢幕兼具 屏下指紋感測器2019出貨破億

2018 年 05 月 10 日

人機介面技術大突破 蘋果申請AR觸控專利

2020 年 02 月 27 日

iOS 14預覽版揭線索 watchOS 7將推血氧監測功能

2020 年 03 月 11 日
前一篇
MEMS麥克風出貨旺 PXI儀器商搶搭測試商機
下一篇
是德於DAC 2014展示創新EDA軟體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