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建築發展潛力雄厚 跨領域結盟至為關鍵

作者: 黃繼寬
2017 年 01 月 16 日

在物聯網(IoT)的浪潮下,商辦與住宅大樓自動化也蘊含可觀的商機。不過,大樓自動化涉及的價值鏈十分複雜,從建築設計、自動化系統規畫、施作安裝到建物落成後的長期系統維運,每個環節都是專業,很難由一家業者獨力全包。因此各家業者跨領域的結盟合作,以及各環節的作業標準化,將是智慧建築需求能否起飛的關鍵。

泓格科技研發九處副處長游尚明表示,智慧建築或大樓自動化的概念已經提出相當長一段時間,但這是一個價值鏈漫長而複雜的垂直應用,除了設備/系統採用的技術標準莫衷一是,構成整合上的困難外,相關業者要怎麼互相配合,也一直是個很大的問題。

成功的智慧建築或大樓自動化專案,通常得在建築物還在設計階段就把相關自動化與控制系統的考量也一併納入,因此建築師、機電技師、系統整合商、設備供應商從還在畫設計圖的階段,就要緊密合作。由於每個角色都有自己的專業,因此彼此間要有效溝通,其實是很大的挑戰。

另一方面,一棟建築物的生命週期短則二十年,長則超過五十年。電子控制系統在這麼漫長的時間內,一定會有維修、更換的需求。因此,智慧建築專案在找配合的設備供應商時,一定要把維修備料、新舊產品相容等問題列為主要考量,否則將衍生出許多麻煩。舉例來說,很多舊大樓的對講機就常常遇到故障卻沒有備品可以更換的狀況,如果類似情況發生在智慧建築的其他關鍵系統,問題將更加棘手。

為了解決智慧建築發展所遇到的許多瓶頸,台灣智慧建築協會過去幾年不斷號召相關業者,包含房地產、建築師、土木、機電、控制設備、系統整合等業者,盼能形成智慧建築設計規畫作業標準,同時也對部分控制技術標準訂出框架,讓各方有所依循,泓格也積極參與相關對話,並貢獻自己的經驗。

事實上,從工業自動化控制起家的泓格,在智慧建築及大樓自動化領域也已經耕耘非常多年,更在兩岸有許多指標性的建案實績,例如台北101的發電機組管理系統、台中亞太雲端辦公大樓的自動化及門禁系統,以及位於中國四川省某個4,000戶的大型智慧社區建案,都是泓格的成功案例。

游尚明透露,未來台灣智慧建築在自動化與控制領域的標準化,料將以歐洲電信標準協會(ETSI)所發起的oneM2M框架(Framework)為參考範本。oneM2M是個非常有彈性的技術框架,可以應用在工廠自動化、家庭自動化、遠距醫療等領域。

標籤
相關文章

Remote Control奏效 ZigBee由黑翻紅

2010 年 01 月 21 日

Wi-Fi Direct來者不善 ZigBee家用市場路難行

2011 年 06 月 23 日

競逐居家控制市場 ZigBee/Z-Wave纏鬥不休

2011 年 07 月 13 日

鞏固智慧家庭市場勢力 ZigBee HA 1.2標準出爐

2013 年 07 月 26 日

多協定ZigBee晶片助攻 STB躍升智慧家庭中心

2013 年 08 月 08 日

晶元周銘俊:下半年LED供貨持續吃緊

2010 年 07 月 19 日
前一篇
導入大數據分析/人工智慧技術 OTT/網路影音服務版圖擴大
下一篇
用說的也會通 語音操作席捲智慧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