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訊處理器獨立於應用處理器(AP)與基頻處理器(BP)外的設計架構趨勢顯著。智慧型手機聲音相關的功能越來越多,對於音訊編解碼(Audio Codec)的需求也越來越高。過去為節省成本與印刷電路板(PCB)空間,應用與基頻處理器積極整合音訊編解碼晶片;不過,現階段,音訊編解碼器不但朝去整合(Disintegrated)設計邁進,還進一步整合更多音訊功能搖身為音訊處理器。
歐勝全球分銷業務總監鍾慶源表示,新的音訊處理器整合四顆600MIPS DSP核心,且內建的介面與所有行動裝置處理器皆可互通,業者可順利在不同平台間導入此新產品,無需額外的成本。 |
歐勝(Wolfson)全球分銷業務總監鍾慶源表示,為了提升智慧型手機與平板裝置等行動裝置產品的差異化、滿足消費者對於行動裝置聲音品質的要求,以及降低物料清單(BOM)成本,音訊編解碼器自應用處理器與基頻處理器獨立出來的架構日益明朗。
鍾慶源指出,行動裝置對於語音控制、視訊會議與MP3播放等應用的音訊品質要求更甚以往,整合音訊處理器的應用處理器或基頻處理器,雖然也可滿足上述需求,但無法兼顧效能與功耗,因此導入單顆音訊編解碼器的設計越來越受到廠商的重視。
據了解,高通(Qualcomm)今年甫推出並強打的MSM8960基頻處理器,已將音訊編解碼器獨立出來,該公司更發布聲明指出,未來應用或基頻處理器將不再整合音訊編解碼器,以進一步提升行動裝置音訊品質。
另外,IHS iSuppli報告也指出,雖然2012年整合型音訊產品市場規模遠大於獨立型音訊晶片,不過,2013年兩者的市場規模將愈來愈接近,其中,獨立型音訊處理器市場將有61%年複合成長率,而整合型音訊的市場年成長率僅28%。
鍾慶源分析,會有這樣的變化,行動裝置處理器業者的推動功不可沒,加再上音訊處理器此類混合訊號IC,由於牽涉到類比晶片在製程上的進展較緩,因此處理器業者朝45、28奈米(nm)製程演進時,整合音訊IC將遭遇挑戰,且音訊處理器在整合過程中也將損失效能。
為跟上去整合化音訊編解碼器的發展,歐勝推出新一代音訊系統單晶片(SoC),透過整合更多音訊相關的功能,使最基本的音訊編解碼器,一舉提升至處理器等級。鍾慶源強調,音訊編解碼器不但去整合化已成大勢所趨,未來行動裝置聲音相關的應用將發展為音訊子系統,對於音訊晶片的要求自然將大為提高,而透過新的高整合度音訊處理器,單顆元件即可滿足現在與未來行動裝置各種語音應用的需求。